谭泓: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局限性的批判与超越——与张维迎商榷
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局限性的批判与超越
——兼与张维迎先生《我要捍卫市场经济》商榷
10月7日“王育琨频道”公众号刊发了张维迎先生《我要捍卫市场经济》一文,文章节选自2019年西北大学出版的《市场的逻辑》,该论著自2009年首版13年时间,因其沉浸于亚当·斯密时代的“市场逻辑”、热衷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潮、困顿于囚徒困境非零和博弈,丢掉了“市场经济”的前置定语“社会主义”,未能以社会主义的“人民逻辑”摒弃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由此,诸多观点值得以《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经济日报》2022-10-09)的首段标题“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局限性的批判与超越”商榷。
【观点一】“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它给每个人提供机会,拒绝特权”。
该观点沉浸于250年前亚当·斯密创立市场经济学说时,相对于奴隶社会的奴役劳动、封建社会的地租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并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是,忽视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人类苦难:“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正是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人类苦难,马克思毕生追求的“为人类求解放”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制度。
亚当·斯密市场经济理论,基于“自爱利己”的人性哲学而形成,提出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斯密《国富论》确认经济领域“自私自利”行为,《道德情操论》确认道德领域“同情心和利他”行为,形成至今未解的“经济-道德”二元悖论。
市场经济发展,如果以“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逻辑”为发展动力,资本的多寡便成为主宰社会的价值规则,财富从广大民众流向少数资本家,资本成为真正的社会“特权”,广大民众的“机会”都将被资本剥夺。
所以,张维迎先生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以姓资的“资本逻辑”为动力的“市场经济”,还是以姓社的“人民逻辑”为动力的市场经济,才能得出为谁“提供机会”,向谁“拒绝特权”。而无需质疑,“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是错误的结论。
【观点二】“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反对市场经济的最大一股力量,就是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者”。
该观点热衷于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维护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忘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置定语“社会主义”。笔者对如上观点的修改是:从历史上看,反对“资本逻辑”市场经济的最大一股力量,是人民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定马克思主义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