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虬:是市场经济批判,还是接受市场经济改造?

2022-10-10 980 0
作者: 紫虬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是市场经济批判,还是接受市场经济改造?

——与李晓西先生商榷

  李晓西先生10月5日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以下简称《之路》,后附链接),针对“人民经济”提出若干质疑。李先生的《之路》用语稳重,不似之前若干“著名”学者张狂,被该公众号冠之于“中国市场化理论的先驱”,果然功力深厚。但有几个问题必须理清。

  一、“双向批判”的理论缺陷和实践陷阱

  《之路》提出:

  “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改造,即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改造,现代社会主义对古典市场经济的改造,……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将是一种既符合国际进步潮流又继承中国近代革命传统的社会形态而长期存在下去”。

  这个提法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是实践中产生问题的根源:

  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各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体,离开上层建筑谈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实质是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对新生社会主义从经济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改造。“双向改造”,看似公允,实为折中,在实践上也是脱离实际的。

  2、认为市场经济能对社会主义改造,原因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陈旧,不理解2021年已被重新定义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共同富裕”包含并明确了生产力的性质和发达程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唯一性的,排他性的特质。以解放、发展生产力定义社会主义本质,是把必要条件混淆为充分条件;认为市场经济能对社会主义改造,忽视了市场经济中自发的以资本为轴心的生产力的历史和现实,否认雇佣劳动条件下商品占有规律转化为生产资料占有的资本规律,其结果是使共同富裕成为水中月亮。

  3、现代市场经济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一些观点在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决定作用中,把市场经济混同于简单的商品经济,说成一般性原理。这种观点反映的是庸俗经济学的一贯做法,源远流长,目的是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原理永恒化,用这样的市场经济观改造社会主义,只能背离社会主义。只有以社会主义为主体,为引导,批判、改造市场经济,才能产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双向改造说”在两极分化后,寄希望于用分配手段消除不公平,这就否定了生产与分配的不可分割性,只能扬汤止沸。

  因此在实践上,所谓“双向改造说”,不能避免两极分化,制造过剩和雇佣劳动者相对贫困。

  《之路》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成就,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含义;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性,限定了市场经济造成不公平的一面。”这个提法缺乏分析,因此是含混的。正确的态度是,社会主义需要在对市场经济的批判中,批判地吸收现代社会化生产的一面。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