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重要贡献

2022-11-23 2296 0
作者: 杨金海 刘永俊 来源: 湘大毛研中心公众号

  摘要:

  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农讲所的创办是我们党开展以培养农运干部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成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始。农讲所组织动员当时党内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来讲学,并组织全国各地的农运骨干来学习,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力量;农讲所通过比较系统地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苏俄社会革命与建设理论和实践以及关于中国革命特别是农民问题等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农讲所开创的理论传播和干部培养方式,包括理论教学与课外调查研究、军事训练、运动实习相结合等,初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农讲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做法为后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宣传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示范,也为促进党团组织的壮大及农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讲习所;马克思主义;传播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理论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之一,指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的根本原因。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下简称农讲所)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也是早期面向农运干部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农讲所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通过教学与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不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成果,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学界对农讲所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少,但主要是在党史层面,包括研究农讲所的一般史实、主要负责人的历史功绩等,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角度研究较少。本文力图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角度探讨农讲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的特点与贡献,包括对其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与方式、传播成效和影响等进行分析,并以农讲所这一个案窥见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如何逐步实现由抽象原理到具体思想、由在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由理论变为实践的历史脉络,以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研究。

  一、农讲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传播的领导核心,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建党初期,我们党主要是在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特别是国民革命的开展,组织动员农民群众成为革命的重要任务。为此,农讲所在广州等地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我们党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并通过他们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