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毛主席为人生偶像的切·格瓦拉,究竟败在哪里?(上)

2022-12-05 4616 2
作者: 赵清 栩然 来源: 栩然说公众号

  1

  一身深绿色军装,头戴黑色贝雷帽,叼着雪茄,一头卷曲的长发,一口络腮胡子,目光深邃而忧郁,眼神里充满了倔强与叛逆......这就是切·格瓦拉广为人知的形象。

  曾几何时,格瓦拉的肖像遍布了多个国家的大街小巷,它被誉为“全世界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这成为了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

  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古巴人民的心中,格瓦拉都被视为偶像。

  当然,格瓦拉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在古巴革命期间,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兄弟都读过不少毛主席的著作,从中受益良多。同时,第三世界国家在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中国很多实质上的支持,这使格瓦拉对中国神往已久。

  1960年11月,格瓦拉率领古巴政府经济代表团第一次访华,他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周总理。

  据随身翻译说,这位名扬天下、见惯了大场面的革命狂人,在见到了崇拜已久的偶像时,竟然紧张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毛主席先开口了:“切,你好年轻。”

  随后,二人展开了亲切的交谈。

  在毛主席面前,格瓦拉非常诚恳的表达了崇拜之情,并表示曾经拜读过《游击战》等诸多文章和书籍,这使他受益颇多。尤其是书中提到的优待俘虏政策,对古巴革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65年2月时,格瓦拉曾第二次来华访问,并再次见到了周总理。格瓦拉曾虚心向周总理请教革命经验,但在听到了格瓦拉所描述的革命之后,周总理皱起了眉头。

  周总理对格瓦拉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答复,也对他的一些思想进行了适度批评和评价。周总理的建议是非常中肯的,毕竟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宝贵经验是在战火中形成的,是由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只可惜,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格瓦拉并未听进去周总理的建议。这次来访成了格瓦拉与中国的诀别,周总理的评价正好预言了格瓦拉的命运。

  1967年10月8日,格瓦拉在南美洲玻利维亚一个叫做拉伊格拉的地方被俘,9日下午遭到杀害。

  就这样,这位将毛主席奉为导师的战士,这位被历史学家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唐吉诃德”,被作家称为“尘世的基督”、“复活的普罗米修斯”、“拉丁美洲的浮士德”的传奇人物,在离开中国后两年,倒在了玻利维亚的丛林中。

  一方面,格瓦拉在古巴革命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习了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格瓦拉在刚果、玻利维亚的一系列失败直至牺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没有彻底领悟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