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
戈尔巴乔夫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毁誉参半的人:西方国家对他的评价很高,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五国的民意调查表明,戈尔巴乔夫是比普京还优秀的国家领导人,前者的支持率59%,后者只有12%;2012年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民调显示则恰好相反,在近百年俄罗斯历任领导人中戈巴卓夫的政策最不受欢迎,只有14%的受访者支持,高达61%的俄罗斯人认为普京的政策更正确。
戈尔巴乔夫极力推行“新思维”,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向美国靠拢,并最终承认和接受了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他主张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幻想资本家也能对工人大发慈悲,对自然资源手下留情;幻想帝国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也能立地成佛,停止侵略战争和霸权主义,放弃意识形态对立,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他认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火车头”和“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的观点都已经过时了。他说“人类的需要比无产阶级的任务更重要”,幼稚地认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已经超出了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利益。他把“民主化”、“多党制”作为政治改革的目标,提倡意见多元化、政治多元化,企图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逐渐放松了苏联共产党对社会团体的领导,对军队的最高领导和指挥权力,实行总统制,变联邦制为邦联制;对西方国家妥协退让,自废武功,大量裁撤军队数量,大量销毁先进武器,取消核威慑,导致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严重后果,也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一夜之间轰然坍塌,以及后来俄罗斯与美国对峙时处于严重劣势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戈尔巴乔夫主动放弃了苏联经济独立自主性质,一味相信美国的承诺,一味地迎合美国的经济需求,他以公有制束缚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为由,攻击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是经济垄断,他认为改革的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取消公有制的垄断地位。主张在苏联推行公有企业非国有化、私有化。他以计划经济没有效率为借口,主张完全放弃国家宏观调控。采用“休克疗法” 将苏联计划经济迅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大踏步地向经济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前进,使苏联在经济上成为了美国的半附庸,沦为了美国的原料和半制成品供应地,苏联经济迅速衰退和人民生活极度恶化,戈尔巴乔夫罪孽深重、万死难恕其罪。
“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对人民实行无法忍受的独裁统治的共产主义。”“我必须清除苏共和苏联的整个领导,我必须清除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这就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全部动机、真实目的和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