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案后的贪腐案,朱熹是怎么被污名化的?

2023-05-14 1195 1
作者: 党人碑 来源: 党人碑的熟人茶馆公众号

  朱熹长什么样?

  估计多数人一搜“百度”,就会想也不想,指着那张富家翁似的画像,说找到了,这就是朱熹!

  恕我直言,多数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也包括多数自媒体从业人员,是不具备历史考据能力,也没有习惯性的给历史人物、事件的常见答案打问号,然后解决这个疑问的。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却是必须常疑常新的。不但要问一个,这是真的吗?更要去通过海量的史料考据,来揭开这个谜团背后的真相。

  也许并没有完全的真相,但每一步靠近真相的努力,都会让我们真正有所得。

  咱们说回朱熹的长相,从史料来看,朱熹脸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眼下的脸颊上,长有七颗黑痣。

  1974年4月7日,建瓯一中的一位老师,带着高一八班的同学,开展社会调查。在城内豪栋街158号,一户姓朱人家的猪圈乱砖堆里,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有幅石刻画像,还有若干题字。其中一处写道:

  “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益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余矩,惟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绍熙元年孟春良日熹对镜写真题以自警。”

  建瓯朱熹写真石刻

  还有一处是朱熹的16代孙朱玉,所写的说明:

  “家朝遗碑,数毁兵火后之重镌,皆失其旧。此文公六十一岁对镜写真也。威仪整肃,体备中和。仅依元本钩摹重镌,俾海内名宿景仰、尊崇、俨熨,见先贤当年之气参云。十六代孙玉百拜镌石。”

  绍熙(1190-1194)是宋光宗的年号,这幅朱熹自画像是目前所看到的最早、最完整、最逼真的朱熹画像。

  可惜的是1984年,画像所在的建瓯县(今福建省辖县级市,由南平市代管)文化馆,由于附近火灾殃及,这幅珍贵石刻也遭焚毁,今残石藏于建瓯博物馆,所幸此前已有拓片保存。

  讲完朱熹的真容和画像文物的故事,我们继续说回淳熙年间,这场朱熹赈灾浙东,在台州引发的反腐旋风,所造成的南宋官场大地震。

  及此一回薄,湖平烟浪多

  经过调查审理,朱熹已经初步掌握了唐仲友的全部罪行,并陆续将掌握的材料写成奏章,向上呈报,进行弹劾。这让后者不免有些担心,毕竟这些事情加起来,死罪都够了!

  清代《唐氏重修族谱》中的唐仲友画像

  于是,唐仲友一面转移隐藏公库的账簿档案,破坏朱熹的查究,一面向朝廷上书狡辩,并向宰相王淮求援。在得到王淮的包庇后,不仅唐仲友的气焰再度嚣张。严蕊涉案被囚,他竟公然派遣台州吏卒,闯入绍兴府司理院,大打出手。

  对于朱熹这种油盐不进的家伙,说实话,王淮和唐仲友都有些头疼。毕竟朱熹名满天下,其声望和人格已为天下公认。极端的廉洁和诚实,也造成了他近乎极端的“吹毛求疵”,以至于可能会被潜在的政治对手所利用。对此,王淮早有体验。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