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壮 董栓柱:人民军队内部民主的历史作用
【摘要】在党的集中领导下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人民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本质区别。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和方法,坚持自觉、长期、大规模和制度化地实行军队内部民主,使我军成为革命的大熔炉、大学校,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官兵的无产阶级革命觉悟,不但使官兵一致的政治工作原则落到实处,有力地保证了我军的高度团结统一,成为削弱瓦解敌军的重要武器,并且在激发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既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我军必须不断发扬光大的政治优势。
2014年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把“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总结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我军能够不断成长壮大,始终坚持军队内部民主是一个根本性原因。实行军队内部民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决定的,它遵循了唯物史观,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伟大创造,也是我军彻底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显著标志。军队内部民主肇始于三湾改编,成型于古田会议。1948年,毛泽东在《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中,系统论述了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的目的,把党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确定为部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人民军队的内部民主,在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建设的漫长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使无数官兵在革命熔炉中淬炼成长,使我军保持了团结友爱纯洁和谐的内部关系,结成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成为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在军队体制编制改革走向深入之际,充分认识军队内部民主的历史作用,对于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不动摇,确保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行军队内部民主使我军成为革命的大熔炉
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旧军队,都是剥削阶级的暴力工具,等级森严、待遇悬殊是普遍现象,实行“愚兵”政策是通行信条,无不制定严苛法规、运用残酷手段维护反动统治,士兵大多在政治上受压迫欺骗、经济上受盘剥,军事上受驱使,中高级军官与下层官兵存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根本不可能实行民主平等,也就做不到“上下同欲”。在国民党新旧军阀的部队里,逃亡、内讧、溃散、哗变甚至叛乱也都司空见惯,其内部凝聚力和基层官兵的自组织能力非常低下。
无产阶级党性和创造新型人民军队的客观需要,使我军自觉地选择了民主的建军治军模式。我军初创时期,官兵来源多样,出身成分、社会经历极为复杂。弱小的红军脱胎于旧军队,主要成分是文化水平很低的贫苦农民,产业工人和进步知识分子比例很低,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进行革命化改造,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实行军队内部民主,使大家亲身感受到与旧军队的本质区别,建立起无产阶级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