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文物见证军神刘伯承背后传奇

2024-12-06 385 0
作者: 李春发、贾美枝 来源: 党史博采

  刘伯承是共和国开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素有“军神”之称。本文记述的是这位“军神”战斗在危机四伏、惊天动地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事迹,着重撷取和挖掘他一件件抗战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一件件曾经陪伴过刘伯承元帅的物品,静静地展示在陈列柜里,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他伟大、传奇的一生。

  陈旧的皮箱:折射“军神”的抗战硝烟岁月

  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行军的时候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皮箱,它是刘伯承存放中央指示、命令以及一些书籍等物品的办公用具,它伴随刘伯承走过了南征北战运筹帷幄率军抗敌的风雨历程。

  这个皮箱,1992年3月13日,在北京由刘伯承夫人汪荣华捐赠给了涉县文物保管所程耀峰所长。这一红色文物,经相关权威机构鉴定为二级文物。此皮箱通长47CM,宽28CM,厚15CM。

  刘伯承用过的皮箱,现陈列于河北涉县129师纪念馆。

  它生动见证了抗战时期作为八路军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德高望重、军事才能卓越及其所建树的非凡功勋;它还具体见证了刘伯承从1938年起与政治委员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组织指挥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以及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等战役战斗,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与太行军民结下了深情厚谊,深受尊重和爱戴。

  《神头战斗总结》:亲临一线的习惯赢得此仗胜利

  在戎马倥偬的作战生涯中,刘伯承“熟思断行”,他把战前准备的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称之为“五行”,掌握这五要素是战争取胜的基础和关键。每战之前尤其是重大战役之前,刘伯承都要对这五方面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力求掌握敌我全盘情况,决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从而以奇制胜。著名的神头岭战斗就是一例。

  而这一战例珍贵有力的佐证原件——八路军第129师386旅《神头战斗总结》这一文物,就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1938年,日军为配合其津浦作战,以3万余人的兵力向晋南发动进攻。为钳制向晋南进攻的日军,刘伯承决定率八路军129师发动了长生口战斗,消灭了敌人130余人,击毁汽车5辆。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刘伯承运用“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兵法,决定发动神头岭战斗。神头岭山岭崎岖,地形复杂,公路也是从岭上通过,有的同志认为这种地形道路崎岖、不便于我军行动,而刘伯承却决定以这里作埋伏战的战场,他说,“这里地形复杂,敌人的陆空技术兵种难以施展其长,骑兵也难以左右机动,选择这里,利于我隐蔽、埋伏、而不利于敌军展开回施。”在具体部署这次伏击战之前,刘伯承亲自到神头岭侦察地形。他发现,这里的汽车路是从岭上通过的,但司令部的参谋却没有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刘伯承严肃地批评他说:“这么大的疏忽,能打胜仗吗?做参谋必须细心,要像头发丝那样才行。”由于他的细心,避免了作战部署上的错误。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