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菜又爱玩”的赫鲁晓夫是怎样搞乱苏联的?

2025-01-12 2137 2
作者: 李晓鹏 来源: 李晓鹏博士

  善于斗争的赫鲁晓夫想不到,他折腾了七八年,终于全面否定了斯大林,然后只过了不到三年,就会被人用“宫廷政变”的方式赶下台,彻底终结政治生涯。

  推翻赫鲁晓夫的人不再是曾经和赫鲁晓夫平起平坐的元老,而是赫鲁晓夫自己挑选提拔起来的年轻新贵。这一次主席团意见高度一致。而且,1964年10月14日上午开完主席团会议,下午就马上召开中央全会——委员们都在莫斯科等着的,也不用再坐朱可夫的军用飞机了。

  全会一致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以及取消他中央委员资格的提案。一撸到底,任何职务都没给他留,只给每个月5000卢布的“特殊养老金”,配专车、住房和警卫。赫鲁晓夫从此过上了被软禁的生活,一直到去世。

  赫鲁晓夫如此众叛亲离,原因倒是一点都不复杂,就是“又菜又爱玩”——能力不行但喜欢瞎折腾,还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把国家搞得一团糟,所有部下都没法忍受他,联合起来把他赶走了。

  赫鲁晓夫这个人心眼不坏,不贪污不腐败,不追求奢侈享乐,工作勤奋,关心人民疾苦,很想把国家治理好。他的核心问题是“菜”。

  最典型的事情是“垦荒”。

  赫鲁晓夫在乌克兰主政多年。乌克兰是苏联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他就以为自己是党内农业专家,上台以后首先就是想搞好农业问题。经过拍脑袋式的研究,他想出来一个粮食增产的“高招”,也就是大规模垦荒。他觉得苏联国土面积那么广大,耕地占比却很低,那么多荒地要是用来种粮食,那粮食产量还不得翻着倍的往上涨?

  当时,马林科夫、莫洛托夫都还在主席团,都不赞成赫鲁晓夫的做法。赫鲁晓夫不管不顾,说自己才是农业专家,而莫洛托夫等人“根本不懂农业”,强推自己的垦荒计划,耸人听闻的宣称,如果不搞垦荒,“国家粮食可能会被吃光。[1]”——这跟他当年跟马林科夫说如果不搞掉贝利亚大家都会被枪毙是一个说法风格。

  垦荒计划强推了两年,大批共青团员被派往偏远地区开垦荒地,大量集体农庄的农业机械也被运走,又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建起了许多新的农业企业和居民点,还修建了很多配套运输的公路和铁路。前两年效果很好,粮食产量猛增。赫鲁晓夫也在各种大会小会上不断自我表扬。

  两年以后,问题开始出现。这些荒地之前之所以是荒地,不是因为人们没空去开垦,而是因为土壤贫瘠、生态条件比较恶劣,不适合粮食生长。开垦后,种了一两年粮食,就迅速退化甚至沙化。新的企业被撤销、人员被遣散,新修建的公路铁路和居民点被闲置。还有一些所谓的“荒地”,其实之前是马场。经过垦荒种了两年粮食之后,不仅粮食不长了,连牧草也长不好,马也没法喂了。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