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情报战

2025-02-26 390 0
作者: 李金明 来源: 党史博览

  志愿军战士化雪为酒,为新年攻势的胜利,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情报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的情报工作手段,主要有无线电监听、破译和派遣人员搜集及审问俘虏等手段。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和中革军委就高度重视无线电侦察。1931年底,中革军委将无线电总队侦察台与红一方面军参谋部谍报科合并,组成总参谋部侦察科。12月,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官兵一万七千余人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加入红军,带来8部电台、40多名无线电技术人员和部分通信器材。至此,红一方面军电台增至14部,无线电侦察初具规模。组成总参谋部侦察科不久,中革军委将这个科改称“二局”,即情报局,曾希圣任局长。

  长征途中,负责电台侦听的几部电台,每部都要承担侦听敌人一两个军的行动情况的任务。这样,便于红军掌握敌人的驻地和出发时间,为作战提供依据。在物资匮乏、装备落后、人才短缺的条件下,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科学头脑,先敌认识了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和广泛作用,超前开展了无线电侦察和反侦察斗争,从而争取到了战略主动。长征途中,红军的无线电侦察取得了不俗战绩,毛泽东赞誉他们是“长征路上的灯笼”。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磨炼,解放军的无线电侦察会聚了大批人才和精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2日至26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其他领导连日在中南海开会,研究朝鲜局势,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听取情报介绍。随后,军委情报部门、新成立的东北边防军及东北军区的无线电侦察已经转向朝鲜半岛,他们日夜开机,用以熟悉敌人及朝鲜的电台信号,掌握作战动向。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立即命令展开对南朝鲜的情报搜集工作,并向汉城派出了情报人员王以伦、丁升烈等。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仁川后,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武官王大纲不顾危险,随朝鲜进攻部队前往汉城,与几位提前进入的中国情报人员秘密会面。为了情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王以伦让其侄子每天骑摩托车来往于仁川至汉城之间,汇报“仁川的敌情”,着重了解美军及南朝鲜特务在仁川的侦察活动情况。这表明中国高层此时已经在警惕美军可能从仁川登陆的问题。

  7月13日,中央军委未雨绸缪,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7月下旬,东北边防军所属的第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奉命率两名侦察参谋,化装成火车司机,进入朝鲜境内勘察地形,了解民情。此事被朝鲜内务部察觉后报告了金日成。金日成根据报告中的描述,发现其中年纪较大者为他的老战友吴瑞林,于是交代朝鲜内务部人员,不要打扰中国军队的情报人员。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