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跳坑,跳坑,再跳坑——杜同学和黄同学一起跳坑
杜聿明等“商讨决策”并作出部署后的战况,《国民革命战史·戡乱战史·华东地区作战》有如下记载:
正当孟集地区重作部署之际,其于碾庄之役中,伤亡惨重之陈匪所部,不仅已完成整补,且正分沿徐州以南、以西地区蜂涌而至,迄3日夜,其先头已进抵大回村(陈官庄以南)、薛家湖(孟集西北)附近,而东侧之匪,则已越红庙西窜,又青龙集以东,匪自我12月3日凌晨起,即已展开激战。故自3日夜起,杜部3个兵团,已在陈匪四面快速压缩下,渐次陷入另一个陷阱。[1]
瞅明白了吧?国民党军史典也认为杜聿明等作出决定的这天,是一个跳坑的转折点。
4日晨,第二兵团依预定计划,在炮兵及战车之支援下,沿陈官庄、青龙集之线,向南发起统一攻击,孰知当面之匪,竟于一夜之间,将所有村落,分别构成据点工事,各村间并掘有壕沟,彼此贯连,所有河渠,均经充分利用,构成纵深配备,致第二兵团当日之进展甚微。5日,第二兵团再兴攻击,匪军步步为营,顽抗不退,经一再突击,仅推进约3~4公里,攻占宝凹、郭楼而已。
6日,第二兵团继续向南攻击,而陈匪毅亦倾其第二、第三、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三(一部)纵队,猛犯国军第十三、第十六兵团阵地,战况更为激烈,是日,邱兵团进展既属困难,李、孙兵团方面,亦险象环生。
当(6)日午顷,杜副总司令感于北侧第十六兵团方面压力大增,乃将其指挥所由孟集向夏岩移动,途经李石林,巧遇邱清泉与孙元良两司令,一致认为情况紧迫,乃就近进至李弥之第十三兵团指挥所,共商进退之策,佥认匪之困陷,正逐日加强,国军重装备,已丧失效能,若任其长此僵持,兵员损耗,粮弹不继,终非善策,遂决定于当(6)日晚10时左右,依杜副总司令之电话通知,各兵团军或师为单位,作幅射式之突围,分向安徽阜阳集合,并规定是晚20时前,破坏重装备,完成突围准备。会后,分别返回指挥所(孙返王白楼、邱返陈官庄、杜则前趋夏岩新指挥所),加强突围准备。
邱清泉司令于返抵陈官庄后,得知当日毫无进展,遂对分别突围,丧失信心,乃又急趋夏岩,面陈突围行动,难能奏功,建议从长考虑,杜当即电询李弥,李亦同意暂缓实施。于是第二、第十三兵团,即未再作突围之准备。当杜副总司令再欲与孙元良通话时,电话早已中断。
实则孙司令于返防途中,但见战场杀声震天,情况已呈混乱,故当其到达王白楼指挥所后,首令撤收有线电话,继即召集其第四十一、第四十七军军长面授突围命令,既未侦察突围路线,亦未先打开缺口,更未听命上级通知,贸然迳自乘夜突围,由于未取得第二、第十三兵团之协同行动,致使各突击单位(师至团不等),犹如以卵击石,一触即溃,仅孙司令及第一二四师师长严翊,得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