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汇史:当年是如何顶住禁运和制裁的?
壹
1949年12月22日晚,莫斯科。
斯大林七十大寿招待会正在举办,毛泽东气呼呼地参加,一点好脸色也没有。
毛泽东是带着重新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谈定中苏援助这两个任务来的,但他一路上心情特别郁闷,不仅是因为看到高岗请人给斯大林画了好多大幅肖像,更重要的是,他明显感觉斯大林会故意拖延谈判。
果然,斯大林只字未提这两件事。毛泽东气得几天闭门不出,柯瓦廖夫来找他,他拍着桌子大骂苏联人是王八蛋,说他的任务只有三条:“一是吃饭,二是睡觉,三是拉屎。”
外界看到毛泽东都跨年了还没回北京,也没有出席苏联的任何公开活动,传言纷纷,说中国领导人该不会是被斯大林软禁了吧。
一直到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飞往莫斯科救场,才打破了谈判僵局。谈了20多天后,中苏双方才在2月14日签订了新条约和贷款协议。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为什么这次谈判会搞成这个样子呢?主要是斯大林不愿意白给,要技术要军援可以,给钱。
可是当时我们的外汇储备只有1.57亿美元,根本拿不出钱去买苏联的先进技术,所以毛主席才会遭到冷遇。
没钱?行啊,那就用矿产来抵吧。苏方要求将中国不再使用的钨、锑、铅、锡全部剩余供给苏联,期限14年。
另外还要我们给援助中国的苏联专家开出2000—4000卢布的高工资,相当于当时他们在苏联工资的3—7倍,毛主席工资的3—6倍。即便周总理反复沟通,人家就一句话,你爱要不要。
斯大林还在汇率上耍了个小心机。毛主席前脚刚离开莫斯科,苏联后脚就提高卢布汇率,这样算下来,我们贷款还没到手,就凭空损失了3.9亿卢布!
然后我们也提高人民币汇率,最后葛罗米柯被我们催急了,未经请示就拍板,答应1卢布兑6754元人民币(按第一套人民币价格计算,对我们有利)。这下,斯大林再不满意,也不好说什么了,不过可怜的葛罗米柯也因为这个决定,被贬去当驻英大使了。
中苏援助谈判持续了前后四年,苏联领导人都换成了赫鲁晓夫,还在谈。
期间,抗美援朝打响,志愿军以百万血肉之躯扛住了朝鲜战场,才迫使苏联在援助谈判上作出让步。而让步的结果,就是苏联终于同意,提供给我们总价值30多亿卢布的援助。
由于这批援助一共有156个项目(实际完成150项),所以被叫做“156项重点项目”。今天的鞍钢,武钢,大连造船厂,沈飞,一汽等工业扛把子,都是从这个重工业摇篮里一路走来的。
但是,这些援助不是免费的,而是中国用抗美援朝战场的牺牲,以及16万吨钨精矿、11万吨锡、3.5万吨钼精矿、3万吨锑、9万吨橡胶,大量粮食、其它物资,外加部分外汇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