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明:深圳,悠久历史,厚重的文化
来深圳足足11年了,我对深圳的历史很感兴趣。
深圳的发展足以证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广为宣传的改革开放前“深圳只是个小渔村”却有失公允,以至被人误解为深圳“没有历史文化的底蕴”。
其实,“深圳”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史籍中是1410年的明代。明永乐八年(1410年)“深圳”之名已见于史籍。当时,深圳只是一个小村庄,“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此村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但作为一个小的行政建制,深圳是由“深圳汛”开始的,而汛是由边防卫所制而来。
1573年,明朝万历时置扩建东莞守御千户所,分东莞县置新安县,县治南头,辖地包括今深圳市(除龙岗区和龙华区部分区域)及香港,属广东省广州府。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江宁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宝安县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1914年(民国三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在南头(今南山区),还保有新安故城、新安八景等历史景点。
据现存最早的清康熙七年(1688)靳文谟纂修的《新安县志》第一次出现了“深圳墟”的记载:
康熙七年,新安县建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二十一座墩台。这些边陲哨所,逐渐成人口集中的墟,虚指人口集中、商贸比较发达的市场,相当于内地的镇。
清咸丰六年(1856年)两广总督叶名琛的题本中也明确出现了“深圳墟”之名。
明朝中期,这一带出现蔡屋围、曹屋围、南塘围等十多个村庄,为便于村庄之间的物资交易,由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水贝村的张姓族人在“深圳”河沟冲积形成的空地建起店铺,周边的罗湖村袁氏、蔡屋围蔡氏、福田沙头石厦欧姓、赵姓、潘姓等也在这些商铺周围聚集贸易,明晚期逐渐发展形成深圳东部最重要的墟市,深圳墟。 清代以后,深圳墟发展成的商贸中心。
1911年10月,广九铁路通车后,深圳墟成为惠东宝及香港地区经济、军事、文化、娱乐的中心和交通枢纽。
公元1913年(民国三年),为避免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混淆,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深圳镇,成为一个行政区划层级。
1949年10月19日,深圳镇解放,成立深圳镇人民政府。 隶属宝安县。1953年,因深圳连接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较兴旺,便将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20公里外的深圳墟。宝安县人民政府正式迁往深圳墟。
1949年10月16日宝安解放,后因深圳圩接近广九铁路,交通便利,人口较多,工商业亦发达,便将县城从南头迁往深圳圩。
1958年4月,惠阳县划出惠州镇和东部地区,设立惠州市(县级)和惠东县。同年11月,撤销惠州市,12月撤销惠东县,先后并归惠阳县,同时将龙岗、横岗、坪山、大鹏、葵沙、南平等乡从惠阳划出归宝安县。
深圳人民声援香港人民
1969年深圳作为宝安县的县治,是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及交通的中枢。
60年代深圳中学
1979年1月,中央与广东省委决定将宝安撤县设市,并以当时县治所在地“深圳墟”命名为深圳市,改宝安县为深圳市。“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
1979年8月,撤深圳镇。
深圳不仅历史久远,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远的不说了,单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1938年10月11日),日军南侵,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国民党军不战而溃,宝安县城南头失陷。宝安县政府迁往东莞县石马
1938年10月,叶挺军长作为东江游击队指挥,带队回深圳圩鸿兴客栈,建立东江游击指挥部,宣传组织民众抗日。
同年10月24日,曾生组织从南洋、香港回来的海员、洋务工人、华侨青年、学生及当地农民,在宝安县坪山成立惠宝人民游击队。同时。中共惠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曾生同志任书记,并派黄华(黄国伟)到大鹏地区发展党组织。后黄闻、陈培、黄业等同志。建立了大鹏地区第一个党小组。后曾生带领东江游击队在葵涌、沙鱼涌等地击溃日军。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香港相继沦陷。东江游击队组织抢救留港的邹韬奋、茅盾、胡绳、于伶、宋之的、戈宝权等学者名流、文化人士及国际友人,其后,东江纵队活跃于惠阳、东莞、宝安、博罗一带。
1943年底,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在曾生司令员的带领下,大规模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底,东江纵队在深圳大鹏湾沙鱼涌,乘坐美国战舰,北撤山东烟台。
如果再往上追溯,深圳考古已经发现7000年以前的人文活动证据,深圳博物馆有详细深圳人文历史的展出。
2023年4月2日星期日
【文/颂明,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