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推荐一部抢救革命历史的好书:《亲历者口述战争》
抢救性开掘的一座革命历史富矿
——评韩申国编著《亲历者口述战争》
陈先义
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当上甘岭、长津湖一个个战役成为久远的故事,当战场上的英雄成为课本上的文字,我们似乎离战争已经非常遥远。屈指一算,如果以参加过1955年授衔的1614名开国将军们计算,中将以上的将军早已归零,至今少将据说已经寥寥无几,是个位数了。回忆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参军时,那时候还是将星云集的年代,不仅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们都在,那些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将军们在部队还率领我们训练作战。但是,岁月就是这样无情。老将军们就这样一个个远离我们而去。
怎样留住英雄的故事?怎样传承好我们共产党人的红色家谱?怎样让英雄之师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赓续不绝?这便成为当下我们这一代人的一项光荣使命和责任。正是从这个目的出发,河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韩申国同志披阅数载,遍访数十位还在世的战斗英雄,沙里淘金,进行了抢救性开掘,完成了这本浩浩数十万言的《亲历者口述战争》。亲历者,顾名思义,就是亲自参加过那些战争的老人,这就不是像我们今天一些人凭借资料东拼西凑的材料荟萃,而是“我所经历的那些往事,那些战役战斗”。
为了编写这样一部厚重的史料性的著作,韩申国同志行程2万余公里,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市,对话34位参战老兵,采写口述材料十几万字,收集历史图片200余幅,拍摄照片1000余张,先后有20余人参与了这一浩大工程,终于使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属于我们军队的一部红色家谱类的著述展示在世人面前。
《亲历者口述战争》其实更是一部英雄的群像,收入书中的34位老兵,不仅参加了当年的战争,而且都是战争中的英雄,其中年龄最大者99岁,最小的也已经是86岁,平均年令92岁。他们中,有枪林弹雨中的钢铁硬汉,也有无所畏惧英勇拼杀的巾帼英雄。如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人物原型郭兴,电影《上甘岭》中钢八连连长张忠发的生活原型张计发。有四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曾经在金日成家吃过饺子的战斗英雄王占山,有受邀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新四军老兵钟飞、抗战老兵刘德山和安文远,还有黄继光生前所在团副团长贾福林。这三十四个被收入书中的英雄,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大书,每一个人都有气壮山河的战争故事。我们或许记住了电影中的李向阳、张忠发等等这些电影人物,如今这些艺术英雄的真实人物站立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让我们不由得怦然心动,那种对英雄主义的向往而产生的敬重之情,一瞬间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