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三体》:“黑暗战役”与“黑暗诅咒”
01
—
黑暗战役,是《三体》中的经典情节之一,也是《三体II:黑暗森林》的高潮。
战役经过是这样的:
危机纪元205年,逃跑主义者章北海大校,利用担任恒星级星舰“自然选择号”执行舰长的机会,挟持星舰逃离太阳系,太空舰队派出4艘星舰追击。不久,太空舰队在与来自三体舰队的探测器“水滴”作战中几乎全部被毁。
舰队主力的覆灭似乎证明章北海的逃跑行动是正确的,于是章北海获得“自然选择号”及4艘追击星舰全体乘员的一致拥戴,成为他们共同组成“星舰地球”的精神领袖,自诩要“延续人类文明”。但好景不长,大家很快意识到“星舰地球”的资源只够一艘星舰飞到计划中的目的地天鹅座。
于是,5艘星舰之间爆发了自相残杀的“黑暗战役”,章北海本人也死于非命。最终“蓝色空间号”取得了胜利,收集了4艘被毁星舰的燃料和配件,继续逃往天鹅座NH558J2恒星。
与此同时,太阳系的另一端,在同“水滴”作战中逃离战场的“青铜时代号”和“量子号”两艘星舰也在同一逻辑下发生火并,幸存的“青铜时代号”飞往金牛座。
在书中,章北海对一切都洞若观火。
但是,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避免悲剧发生,反而打算先下手为强,消灭其他4艘星舰,攫取他们的资源,只是比他更为狡诈的对手提前4秒钟动手,章北海最终命丧太空。
02
—
作者是带着一种史诗般的激情描写“黑暗战役”的。
在他的笔下,“黑暗战役”简直成了一出慷慨激昂的“太空歌剧”,成了人类生存意志与精神的最高体现。
章北海则被作者无条件地赦免了,因为他无非是“不惜一切代价去选择对人类最有益的决定”,他甚至像人类精神的“父亲”,永远沉静,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更远的地方,他为此所采取的手段也坚定决绝。
什么手段呢?章北海在进入冬眠之前就采取过暗杀行动,冬眠近200年被唤醒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在三体舰队仍然远离太阳系时就劫持“自然选择号”逃跑;二是在逃跑途中自相残杀。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意识到,当他把章北海表现为人类精神的“父亲”,把章北海所做的一切都美化为“想为人类文明保留一颗种子”时,人类已经不再是人类,而是走向了反人类,变成了非人类。
章北海在黑暗战役中所遵循的、并且被作者所深深同情的逻辑是:为了保护人类,可以毁灭人类。
这听上去荡气回肠,但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而是早已被进步人类所唾弃的纳粹主义逻辑。
1942年,在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上,党卫队头子海德里希正是用这一逻辑来论证大屠杀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