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阳明》读书笔记10篇

2023-04-03 1473 0
作者: 颂明 来源: 红歌会网

  文章小事,何足以成名(《我是王阳明》笔记一)

  受瑞安兄影响,今天开始读《我是王阳明》,与其说是想走近王阳明倒不如说是想走近宗承灏。

  余本一介书虫,对王阳明自然不会陌生,他创始的“心学”,其精神内涵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传至日本,形成了日本的阳明学。

  瑞安兄说:“宗承灏是在用诗歌的语言写小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我的习惯。这一次就读一章写一篇笔记,记下自己的当时的感想。

  以第一人称写王阳明确实很大胆,没有与王阳明深入的神交是断然不敢的。

  王阳明说,人人皆为圣人。

  宗承灏说,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神圣的意义。

  我深以为然。

  比如宗承灏写《我是王阳明》,淮南行者乐此不疲地做慈善多少年如一日,都有它的神圣意义。

  颂明呢,自小就立下“此生的想明白一些事情”的志向。确实有小学老师说我将来必定会成为文学家的。

  人啊,总是夸夸其谈,其实心并不在话里。说也仅止于说,话也仅于话,终究跟说的人是没关系的,而听的人却上了心。

  我也曾有些飘飘然,也说过类似“文章小事,何足以出名?”的话。

  所以我想,无论圣人凡人,其内心中总有一些相同之处。

  也许,这就是我们去读圣贤的道理。

  另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王氏宗谱,从先祖王纲-王世杰-王伦-王华一直到王阳明,有一条深远的文脉存在。王阳明将其发扬光大便成为了中华文明之河的一朵浪花。

  每个家庭都有一条独特的文脉代代赓续,每个人都有赓续家族文脉的责任,中华民族文明之河才会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我也是。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读王阳明笔记二)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附着太多的真实与虚构。谁又敢说,真实就就真的真实,虚构就真的虚构。”

  这句话特别能够引起我的共鸣。

  比如颂明,100个人的眼中就会有100个颂明,其实真正知道颂明的真不多。因为颂明的很多行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凡好事快落到头上时,颂明必定暴雷把好事打个稀巴烂而陷入窘境。

  我说是自找的谁信啊。别人只有在骂我时才会说这句话:“他都是自找的!”

  王阳明在15岁那年在梦中做了一首诗: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这首诗写的是他对伏波将军马援的仰慕。马援是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成语“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就出自马援。马援六十二岁的高龄还主动请缨出战,实现了他最初的志愿。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