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论·第九章 作家与作品

2021-10-21 460 0
作者: 颂明 来源: 红歌会网

  台风到来前的雨特别有个性。细密的时候如泣如诉,并不是垂直落下的,也不是斜着飘落的,而是一排排横着移动倒在了地面上,像极了一位伤心欲绝的女子;狂暴起来则稀里哗啦,如倾如泻,雷霆震怒,如同发飙的魔鬼。

  伞是没法打了。宋老头用雨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书稿也用塑料皮左一层右一层地包严实了,然后走进了雨幕。

  宋老太怎么阻拦也没拦住,只好给丁老太打了电话:“老头子冒雨去你那了,赶紧为他煮碗姜汤备着。”

  老丁头夫妇早早地打开了大门,打着伞在门廊候着。

  宋老头踉踉跄跄地来了。老丁头上前一把把他拉了进来:“你呀。我真服了你。歇一天再看又怎么样呢!”

  丁老太递过姜汤,宋老头慢慢喝着:“歇一天我比生病都难受。你快看吧。”

  “作家与作品。唉,我都懒得批评你了。你把作者和读者也列为小说要素,驴唇不对马嘴嘛。要是说你不懂吧,你居然能写出300多篇小说。我要说你懂吧,好像你根本就没读过小说理论的著作。你能举出全世界有一本书把作者和读者说成是小说要素的吗?”

  “当然有啊。我老宋的这本书将来要是出版了不就有了吗?”

  老丁头苦笑着晃了晃脑袋:“拿你没辙。那你就告诉我,你凭什么把作者和读者都列为小说要素吧。”

  “本章先说作者。打个比方,作者就好比小说的娘。作者的基因决定着小说的品质。你说,对于孩子来说,基因是不是构成的要素?”

  “你这样说好像多少也有点道理。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我听听。”

  “川端康成你该不陌生吧?”

  “哎呀,我太熟悉了,我曾经专门以他为题做过一次讲座呢。莫言大师就很崇拜他。”

  “是的,我看过你的这个讲座稿。你说莫言读了《雪国》之后才深刻地意识到了文学创作‘应该写什么’与‘应该怎么写’。在与川端康成的作品邂逅之前,莫言的小说创作大多以军队生活或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生活等主流话题为题材。而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舔着热水的秋田狗使莫言意识到原来普普通通的狗﹑热水也可以写入到文学作品当中去。这种存在于普通生活中的生动刻画使莫言顿悟到在文学服务于政治之外,也可以诗情画意地描述生活中的点滴细微之物。莫言为此在日本做了《我变成了小说的奴隶》的演讲。”

  “哎呀,你的记忆力真好。是的是的。”老丁头急急忙忙地在书橱中翻找他的讲座稿,“你看你看。就是这一篇。这次讲座大获成功,奠定了我在文学院的学术地位。瞧瞧这一段,莫言说:‘我感到像被心仪已久的姑娘抚摩了一下似的,激动不安,兴奋无比。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我知道了我应该写什么,也知道了应该怎样写。’莫言抑制不住当时自己的激动心情,没有把《雪国》读完,便立刻提起笔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这篇小说便是随后获得过台湾联合文学奖的《白狗秋千架》。”

查看余下4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