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老师都沉默了,《我本是高山》最可恨的地方在哪里?
电影《我本是高山》首映之后,恶评如潮,即便是有央视电影频道的辩解,可是观众依然不买账,当然,客观的说,这次对于《我本是高山》电影的批判是来自于不同立场和视角的批判,也有居心不良的批判。那些居于所谓女权的批判,就是一种混淆是非的表现,这里不去解读了。
虽然我没有看到电影,但从电影发布之初有意的忽略掉张桂梅老师那常年不辍佩戴的党徽这一细节,我就认为该片立意不高,在公映之后,从各方的评论中得知了一个大概,正是因为影片中粗制滥造的情节,还有平庸的情怀表达,才引爆了网络。
对于这部电影的上映引发的舆论热潮,我其实内心是特别悲愤和痛恨的,而且我认为,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亵渎了张桂梅老师,也是亵渎了整个新中国。有人看到我这么说,恐怕是难以理解,一部电影为什么就会亵渎了新中国的历史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我多次强调过,新时代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张桂梅老师,这种敬佩是有历史缘由的,说句实话,自从改开之后,整个中国的思潮都转变到了一个只图个人利益而毫无高尚信仰的轨道上,我悲伤的以为前三十年那种令人高山仰止的平民楷模,如雷锋,王进喜,王杰、邢燕子等就会成为了历史的绝唱,直到张桂梅的出现,我才明白,毛主席给中国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依然有人继承着,无数共产党的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的高尚信仰,依然有人在发扬着。
可以说,张桂梅老师的出现,让我从满目的晦暗中看到了一束光,让我时常能够摆脱那挥之不去的悲哀,让我相信即便是那些肮脏的蛀虫们再怎样去歪曲历史,贬低高尚,但依然有人在继承着红色精神奋力前行,而这种精神就是新中国最为宝贵的东西,失去了这种红色精神,那么在所谓的市场经济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不足以弥补,因为没有这种精神,成就也就乏善可陈了!
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张桂梅老师是足以和雷锋并列的新中国的优秀代表,她代表着那一代人的信仰高度、代表着那一代人的高尚情怀、代表着能够引领中国成功的红色精神虽被宵小贬低,却依然有人在不屈不挠的延续着,而这种延续必将会最终将那些自私自利的蛀虫们送上历史的耻辱柱。
我要是文宣部门管事的,此一生就定下一个目标,用尽各种方法去宣传张桂梅老师的高尚情怀和伟大品格,就像当年宣传雷锋一样,在全国人民中掀起一个学雷锋的热潮,让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再次具有一个飞跃似的进步,因为张桂梅老师就是一个平凡人,宣传她让更多平凡的人们知道,我们不会因为平凡就没有高尚的追求和伟大的信仰,平凡的人也能闪烁出照亮他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