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才:把鲁迅救人灵魂的新文化再拿回来

2024-12-12 1162 1
作者: 李甲才 来源: 红歌会网

  把鲁迅救人灵魂的新文化再拿回来

  ——追思鲁迅先生逝世88周年

  李甲才

  2024.12.6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三反类的叭儿狗们任意欺骗华夏国民,对外则不敢有丝毫的慷慨斗争气概。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55岁,至今88周年了。他在中华民族灾难、兵燹连连、山河破碎贫弱交加中弃医从文,誓救国人看客的麻木不仁灵魂。

  1976年10月以来华夏剧变,鉴别社败因素,陈旧的思想文化是一大原因,鲁迅先生浩繁巨著是对症治疗救治国人灵魂的“灵丹妙药”,现在仍然是一把提升政治思想觉悟的金钥匙,拿回来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鲁迅杂文及著作,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文化这种慢性毒药,把“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的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言简意赅把症结挑明令读者拍案叫绝。前有几人、后有多少来者?鲁迅把有同感者想说的话都准确恰当的把“黑字写在白纸上”,而且在中国那样频遭胡作非为酿成苦难连连的社情中,读多遍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想。

  

  鲁迅青年时期立志救国救民,油然而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在日本留学期间亲见国民麻木不仁的看客习惯,抛弃了一心只读圣贤书,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腐朽意识。面对事关中华民族兴亡的大事,有所作为自发的积极参与率先从自己做起,绝不是视而不见闻所未闻。不同的人追求的社会发展方向政治立场不同,一样的方法论就会得出不同的政治见解。毛主席依据实事求是格言,从“人民群众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实际出发,力排歧义决策建成了全国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公有制的工业和科研体系。而另外的“实事求是”则是另一种说法和做法。

  鲁迅在中国前进与倒退,革命与反动的激烈搏斗中有感: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热风·随感录41》1919年)追随革命者浴血奋斗的步伐,义不容辞站在时代前列:“他们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烟焰。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热风·随感录59“圣武”》1919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使命”。(《坟·灯下漫笔》1925年4月29日)他因而寄于厚望。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