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与政治:由《最后一枪》所想到的

2025-01-11 2564 0
作者: 林晴 来源: 莱茵学社

  八十年代最后的那一年,北京并不平静,第二年,崔健在他的巡回演唱会中,唱起了《最后一枪》,唱毕,他问道:“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听众答到“叫《最后一枪》”,崔健又道:“那么我希望,去年的枪声,是最后一枪”,台下人群欢声雷动,有人看到某大学的旗帜挥舞得十分卖力。而崔健的巡回演唱会也遭到腰斩,《最后一枪》也被禁止演唱,多年后解禁,也只有大部分的奏乐和一小段唱词了。而我喜欢的恰巧是它的歌词,颇具深度与张力: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只有泪水没有悲伤如果这是最后一枪

  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哦哦,最后一枪哦哦,最后一枪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哦哦,只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和《血染的风采》一样,这首歌都是纪念对越作战中的牺牲者的,而在那个春夏之交的枪声中,又被赋予了新的纪念意义。

  其实无论是在这首纪念对越作战的歌词里面表现出的一种反战主义的情绪,还是他在那场演唱会中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枪”,都诠释了他说过的那句经典名言——“音乐不能够有政治目的,但是也不能逃避政治责任。”对于崔健来说,就算是看起来正义的对外作战也并没有得到他百分百的支持,而他仅是用一种纪念牺牲者的态度去唱出那首最后一枪,面对那年广场上的风波也没有简单的选边站队,而是去悼念那场风波中的的死难者。

  我们在分析哪首经典歌曲的时候,经常会讨论一下关于作者想要诉说是哪些思想感情,但是,任何的歌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唯独这首例外,这首歌曲名叫最后一枪,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一颗流弹打入我胸膛。”在一位深受重伤的人的弥留之际的脑海里并不会出现多么清晰的思路,因为思维肯定会随着伤势加重而渐渐模糊,“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呈现的正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回忆,就好像一位战士临死之前,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简短的回味,也是最后一次回味这一生中苦与乐的机会了。这首歌的曲调,非常的平缓,就像是回光返照的负伤者口中的哼唱。与其说他带着悲凉的情感,不如说是带着一种悲壮。作词者也仅仅是简单的使用了几个意象,就仿佛带我们回到当年那个烽火连天的战场,倾听到了负伤者的呻吟。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对于战争以及那年风波的一些思考。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