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1962中印边境战争,打断了印度工业化道路?

2025-01-05 1362 1
作者: 后沙 来源: 后沙月光

  2025新年第一天,英国《金融时报》就给印度经济泼了一大盆冷水。

  文章很长,说“印度经济已经失去动力”,论据是外资正在纷纷逃离印度……

  股市上的“印度热”正在迅速降温,印度面临着一大堆问题,如经济活动混乱、高通胀、平民生活越来越困难、家庭储蓄被耗尽……

  文中还痛心疾首地提到:

  过去几年,一些美国企业视印度为替代中国的“新制造业中心”。印度政府和企业也想取代中国。但现实是,印度却在贸易上日益依赖中国,并对美国贸易战略构成挑战……

  说白了,印度制造业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枉费了西方的一片苦心。

  被称为印度最强经济学家的拉詹(前印度央行行长)在去年11月曾公开建议印度:放弃制造业幻想,发展服务业!

  这话令印度人沮丧,但或许就是他们的心声,只不过不想面对现实罢了。

  印度制造业不振,是因为它没有建立一个现代化工业体系。

  印度国内对于工业化进程中断,有很多讨论,有的甚至归结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网上也一些类似的看法。

  从主观上来说,中国从来没有打断印度工业化道路的想法。再说中国也没有时间去管印度的事,我们只专注于建设好自己的工业体系。

  从客观上来说,1962年的战争确实影响了印度的工业发展计划。但战争只是诱因,真正问题在于印度的利益集团。

  如果印度能将尼赫鲁制定的“五年计划”一个接一个接力下去,印度工业也不会是今天这个鬼样子。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印度人工业化接力是不可能接力了,满世界接力拉便便倒是有可能。

  印度是怎么把工业玩死的?

  1962年,正是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农业。

  印度虽然不是一穷二白,但资金并不宽裕,第三个“五年计划”总预算需要1025亿卢比,其中农业投入占比为16%,后经激烈争论,提高到23%,剩下主要就是工业投入。

  印度政府能筹集到的资金来源(卢比):

  经常性收入结余(不含增税), 55亿。

  铁路收入,10亿。

  国营企业盈利,45亿。

  国债净值,80亿。

  小额储蓄,60亿。

  职工储蓄,26.5亿。

  钢铁平准基金,10.5亿

  非计划拨款项目结余,34亿。

  企业增税,171亿。

  外国援助(贷款)220亿。

  财政赤字,55亿。

  总计为767亿卢比,这跟所需的1025亿卢比预算资金有不少差距。

  印度政府不得不砍掉了一些工业项目,压缩之后,仍然需要810亿卢比。而电力、矿业、交通、化肥、军工等项目是不能再砍的。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