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躺平”?
躺平,是新一代青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曲以生命为代价谱写的末日悲歌。
在日益固化的利益阶层剥削和资本的压榨下,当下的年轻人早已无法凭借自己个人的努力跳出羊圈。
所以,他们选择放过同样可怜的同胞,也放过自己。他们不再内卷icon,不再争抢底层有限的资源,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成全他人。
躺平的三大核心是:不消费、不苦役、不交流。其实与自杀区别不大,只是躺平的年轻人还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食物,但也仅此而已。
躺平的年轻人,其实是在选择另一种方法终结自己。
为什么要选择躺平?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人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自身认可的人生价值。而生命赋予人类的本能里面,只有一个价值是所有人都无条件认同的:繁衍,并且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过得更好。
也就是说,归根结底,如果自己的努力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那就没有必要再这样过下去,更没有必要留下后代。
一套100万的房子加上三十年贷款的利息,足以让99.99%的年轻人提前透支自己的一生。而这套房子前面,往往是加了那种让你不得不付出的前缀,比如“婚房”、“学区房”……但是,那堆钢筋水泥成本有多少?相信造它的人、卖它的人自己心里都有点AC数。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那些值得他们奋斗一生的目标上早就爬满了寄生虫,他们就会思考:到底努力、奋斗、内卷有什么意义。他们买的每一套房,吃的每一口外卖,坐的每一辆网约车,用的每一件平台网购物品,上面都趴满了吸血鬼。
这个社会,充满了不劳而获,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劳动者,真的光荣吗?问问那四百七十万美团骑手吧。
所以,结婚?不存在的。
消费?不存在的。
后代?不存在的。
养老?一贯视死如归,为什么需要养。
哀莫大于心死,年轻人的心,已经死了;带着对食利者无边的恨意被埋葬在躺平的躯体里。
救救孩子。
躺平,不消费,不社交,不结婚。
年轻人的另类抵抗。
最近「躺平」生活这事挺火的,简单来说躺平就是:降低欲望,不长期工作,低成本生活。这个现象也在当代年轻人里面逐渐形成了一个圈子。
1、不想为了资本家而生活,自己想要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追名逐利,更不认为社畜生活好。
2、比较极致的:每日只吃2顿饭,每年只工作2个月。每月只消费200元。其余日子躺平。
这种日子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认同,这里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大环境来说是年轻人失去了奋斗的意义。
于是有人认为:这不是个好现象。他们理应奋斗,有着一腔热血,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打拼,赚钱。然后结婚买房生娃才对。
不是你努力了别人比你更努力你才躺平,而是你努力了,你的老板才更有资源压迫你!
所以年轻人躺平,因为年轻人意识到,自己越努力,就越是帮刽子手磨刀,越是助纣为虐。
无论是躺平还是奋斗,都是一种人生选择,谁都无权干涉。随着当今996、内卷化的盛行,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最有利自己的选择,躺平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很长时期改变不了,那干脆什么都不做,人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让内心放松完全比艰难的享受更让人舒畅。
可是,年轻人躺平却让人有些担忧,最先反对的就是资本家还有房地产得利者。无论是996还是内卷化,都是资本家剥削的结果,当年轻人不再听话,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它们。
年轻人选择了躺平,回归田园,而那些手握巨量房产的人也闲不住了,“你们选择安逸,我的房子卖给谁?”于是就开始摇旗呐喊,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是咒骂。
人类学家项飙: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社会1%的人掌握99%的财富,99%的人争夺1%的资源。资本家、既得利益者一方面利用人口红利压榨剥削无产阶级积累财富,又通过炒高资产价格(例如房产)巩固自身利益。
高房价、资本压榨下微薄的工资、内卷下无休止无意义的竞争,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现在211硕士送外卖就是“工程师”红利的应用,你不得不服资本家!
35岁被公司嫌弃年龄大被辞退。千万大学生研究生送外卖。
你身边多少四十岁以内的自由职业者?每天街道拥挤堵车。孩子们为了一个饭碗内卷到放弃生命的有多少?怎么我觉得人太多太多了呢?到底怎么回事?迷思在哪里?
一面是有人告诉你人口危机为国生娃,另一面是千万硕士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去送外卖糊口,孩子内卷得接二连三放弃生命,逻辑谁给我理理?
向上的路堵死了,前方没有了希望,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能通过努力和打拼换来好的生活,他们甚至十分明白,努力没有结果。
所以干嘛还努力?干嘛还上班?他们可不傻。与其累死累活过一年,不如舒舒服服躺着活一年。
资本家最喜欢内卷了,因为可以无休止地剥削你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