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为《人民日报》“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文章叫好!


timg (34).jpg

  《人民日报》7月4日第9版《思想纵横》栏目发表欧阳辉同志文章“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见附录)。笔者读后感到是一篇好文章。好就好在讲出了共产党人的真正本色。

  《共产党宣言》讲得清清楚楚,我们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大多数人的运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党。毛泽东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更是把我们党的无产阶级阶级属性讲得极其深刻和明确。文中举到毛主席在延安同边区“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有说有笑……”,正是体现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也是永葆共产党人本色的重要具体措施、方法。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共产党员都是这样做的,由此才有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才有新中国的成立。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我们也完全也可以说,整个中国革命和新中国都是人民群众推出来的。1949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伟大胜利之时,毛泽东最担忧的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还能不能保持这种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本色。他在七届二中全会和西柏坡向全党发出的“两个务必”和“不当李自成”思想正是对此的最大担心、高度警觉、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但是,仍有个别领导干部不听毛主席的教导,走上了背叛人民群众的道路。毛泽东建国之后关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永不变质的论述正是为了保持共产党人的无产阶级阶级属性和与人民群众的这种血肉联系,为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初心和远大目标、使命而斗争。

  “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不单纯是一种形式,实质是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永远同人民群众站在一种立场上,永远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自觉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如文中所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下高楼”“出深院”,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讲堂、居民社区,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拜人民为师,向群众请教,把群众反映强烈且集中的意见收集上来,认真研究解决,使这一优良作风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出于对党的信任和关怀对各级领导包括中央领导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批评意见。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尖锐刺耳的意见,包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批评和群众的上访行为,不要动不动就采取扣帽子、打棍子、截访、微信网站屏蔽删除,用所谓“法制”、高压、强制手段实则“专政”方法对待不同意见的党内同志和人民群众。古人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在延安时期,一农妇因对边区政府粮食政策有意见,一天在打雷下雨之时说了一句,老天爷怎么不把毛泽东劈死呢?当地政府得知后,就把这名农妇逮捕起来,准备以“反革命罪”处理之。毛泽东闻讯后,立即责令放人,并派人了解农妇的具体意见,要求边区政府迅速改之。后来毛泽东谈到这件事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当今中国部分地区、部门领导对待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对群众的上访行为采取当年边区政府对待农妇的“专政”手段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的各级领导不能做到象毛泽东同志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的方法。采取前一种手段,只能加剧党同人民的紧张关系,极大伤害、损害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根本利益,不利于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后一种方法,体现了我们党的真正本色,也是“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的具体表现。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