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乡愁叫毛泽东时代
一
乡愁是经过一定时间沉淀且建立在一定人类社会关系上的活动过程,是由记忆酵母酿造出来的一种特殊人类情感,如封存的老酒醇厚绵长,而又于世事沧桑中散发着人世艰辛的淡淡的忧伤。没有乡愁,人类历史肌体就丧失了赖以维系生命的情感血液。一部人类历史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爱恨交织而又恋恋难舍的回眸中负重前行。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哪怕只是童年时代,都会在脑子里留下生动而深刻的记忆:那时的天空,尤其是映衬着明媚山野、金秋原畴的天空是那么的清澈、湛蓝;那时候的乡村,以生产小队为农村基本行政单位的自然村落,像夜空的繁星,遍布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无论坦荡如砥的平原旷野,还是绵延起伏的逶迤群山,遍植以稻、麦、高粱为主的各种农作物的原田、山垄,在社员们热火朝天的集体劳作中,充满勃勃生机。巍峨、深邃的大山群峰,总有一条或数条被无数结着厚茧的勤劳脚板趟出来的通向峰峦深处的羊肠小路,顺着山路径直走进去,就会欣喜地发现,一座座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欢腾的山村,偎依在一处处山塆里,恍如世外桃源但又充满与外界联为一体的现实情境中的人间烟火。这些山村的规模或大或小,有的甚至仅有二、三户人家,但无论大小,它们都是人民公社的一分子。与这些小山村形影相随的是山坳间、坂坡上用人工开垦出来的如层层波浪般绕山梯田。无论坐落在平原畈野间的大村落或偎依在山间的小山村,融入集体大家庭里的社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伴随季节轮回而变换色调的田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同演绎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奏响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乡村生活的动人乐章。
二
毛泽东时代留给人们的记忆,是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民俗等全方位系统性的旋律动人的心灵歌谣,歌谣散发的热烈、明丽的光芒照彻人们灵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乡村农民社员们,春夏秋冬在沸腾的田野里挥洒汗水,每个家庭普遍几世同堂,小家庭成员和生产队乡亲们彼此相濡以沫、休戚与共。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毛泽东时代,由于生产队社员都是根据个体劳力大小评定工分,按工分计酬,即便是没有完全丧失基本劳动能力的智障者,都能无需国家救济,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毛泽东时代从制度层面上铲除了中国数千年来贫富不均的社会痼疾,铲除了人们心中滋生不良功利思想的土壤。同时,严明公正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整齐划一的健全的行政管理机制,通过主旨高尚、导向一致的各种宣传媒体的不懈教化,形成普遍的纯朴高尚民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系列国家治理工具——优越的制度、严明的法治、破私立公的舆论导向,彻底根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黄赌毒等侵害社会肌体,腐蚀、毒害人们心灵的社会丑恶现象,极大地节省了社会运行成本,提升了社会运行质效。人民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下,友爱互助,真实再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类理想社会情境。
毛泽东时代,隐名埋姓做尽好事的普通战士雷锋,在训练中为掩护战友而英勇牺牲的普通一兵王杰,在山洪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知青金训华,舍身将战马推离铁轨、保护列车和旅客生命安全而英勇牺牲的欧阳海等将献身国家、集体和人民作为自己人生理想追求的地位平凡、品格崇高的平民英雄,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成为引领时代风尚的风向标。在那个火红年代,道义与精神的力量时刻温暖、抚慰着物质匮乏带给创业者们的艰辛、苦难。
毛泽东时代的文艺作品高扬共产主义理想旗帜,以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基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朴实明快的表现风格,描绘各行各业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广阔生动画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以《暴风骤雨》《三里湾》《创业史》《山乡巨变》《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为代表的系列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以长期投身基层火热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掌握的鲜活的创作素材,比较新旧社会变化得出的深切感受,由衷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新面貌新风尚的激情的油然迸发。贯穿这些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曲折但前途光明的作品的鲜明的情感主线,是大无畏的共产党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是人民英雄主义,是崇高、纯粹、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毛泽东时代的银幕和舞台,以打着鲜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烙印,讴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和军民鱼水深情的红色经典样板戏,连同讴歌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破除陋俗、团结奋斗的《龙须沟》《龙江颂》《青松岭》《李双双》《艳阳天》等影片,形成我党革命初衷与终极奋斗目标有机衔接的明晰完整的链条。
毛泽东时代的歌曲歌词内容健康纯正,尽扫庸俗颓唐,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优美明朗的旋律一如春阳、清泉,温暖身心,沁人心脾。时至今日,这些经典旋律一经响起,便会油然引起我们的深情回眸,与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紧密相连的无数温暖心窝的人、事、物,由记忆的深处重新涌显眼前,清新如昨。《我是公社小社员》《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等时代旋律,总能勾起今天漂泊异乡的游子无尽的乡愁。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初心,是推翻黑暗反动的封建统治者,驱逐侵入我国的殖民强盗,解放受反动统治阶级、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劳苦人民,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一切言行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政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理念崇高属性,在人们心中播洒淳朴善良、互助友爱的种子。
这里讲一件发生在那时的真实的小事,便可窥见民风淳朴之一斑。我们村里有一位老奶奶,于麦收后,将生产队分给她的麦子,磨粉后蒸了一蒸笼馒头,蒸熟的馒头飘出的香气吸引了左右乡亲们,他们纷纷来到老奶奶家里,称赞她蒸馒头的好手艺。老奶奶高兴地迭声请乡亲们品尝她做的馒头,直到一蒸笼馒头一个不剩地全都填进了乡亲们的肚里。老奶奶非但没有丝毫懊愧,甚至对后来的未能吃上她蒸的馒头的乡亲深感歉意。乡亲们发现他们一时兴起,将老奶奶蒸的馒头全部吃光了,心里都十分过意不去,又自发的回家蒸了馒头,送给老奶奶。
三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实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制度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数十年来,深刻地改变了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精神内涵。
伴随着小岗村分田到户、实行土地大包干的改革嚆矢,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全国农村由公社集体化生产管理体制转轨以个体农户为单位的分田包干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由此进一步演进为以全面惠农政策为保障基础的明确的单一性耕作方式。
激发人的原始能动性的农村体制改革,在以私利刺激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时,游离出大批富余劳力。与此同时,全国国企和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也在同步强力推进,大批企业由于大刀阔斧的实施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稳定的产品供需关系和稳固的人事组织结构,导致纷纷停产倒闭,破产的企业或由政府调剂转作它用,或以私人购买或实施股份制改造,改变经营主体属性。国企改革带来了我国工业转型期较长时期的阵痛与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它同农业农村改革一样,是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改善、提升,但市场经济体制潜在的弊端在社会前进的进程中,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它重点反应在人们生产与消费、自然环保与经济建设、社会阶层分化、城乡二元鸿沟、劳动力和生产关系、农村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以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上。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焦点问题——赖以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道德、精神和理想问题。无须争论的实事,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快速发展背道而驰的是,人们的道德水平下滑,爱国、爱集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被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市场教教徒疯狂解构和诅咒,毛泽东时代为人民大众所崇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几成一片飘荡在高空上的虚无缥缈的云彩,与现实中为金钱利益彼此展开生死竞争的铁的现实格格不入。无数历史实事证明,任何一个社会,物质贫乏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沦陷、精神的失落、人们崇高理想之火的熄灭。
四
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后,农业农村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伴随着国家其它经济领域的全面改革,形成农村不再是基本吃饭穿衣问题的新的农业结构、社会治理结构、生产生活消费结构等等诸多矛盾。有限田地作物的微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教育、医疗以及新激起的购物欲望等新的消费需求。于是,从田地游离出来的农民每年背井离乡,奔往全国各地,投身厂矿企业和由国家、地方投资建设的各种城乡基础设施、城市新兴的房地产等项目建设,挣得工钱,反哺家庭。
农村土地经营所有制改革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导致的城乡劳动力结构的重新分配组合,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必要的完美的契合。于是,计划经济时代沉淀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人的集体历史记忆,这镌刻在几代人人生年轮里的红色记忆,伴随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由市场机制调节的自由大流动,还有当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投身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返城知青,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为一种特殊的浓郁的集体乡愁。
五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刺激科技高速发展,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进,以都市、县城乃至村镇党政机关所在地的集镇为中心,形成或大或小的虹吸效应,计划经济时代生活在山里的属于人民公社社员的农民,逐渐迁徙到山外城市、集镇,山里梯田荒废,山路湮没,往日喧腾着人间烟火气息的群山,归于沉寂。
土地所有制体制改革,解构了乡村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稳固的劳动力结构,瓦解了农户家庭成员劳作方式和彼此依存关系,解除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计划经济时代生产队社员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的集体劳作方式的束缚,而变为各自为政的松散型自主劳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村民彼此间的联系。
市场经济定律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恰如一只看不见的强有力的巨手,调节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于上文所谈及的原因,农村的富余青壮劳力大量涌入城市工厂及各生产建设领域亟需的地方,农村于计划经济时代农户家庭几世同堂、相互依存照顾的传统结构体系被彻底打破。当今,留守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者,还有多由祖辈老人抚养照顾的留守儿童。这种非健康的社会现象的长期存在的本身,不能不说是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垢病。当今现实中的乡村,除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较计划经济时代多出的通村水泥道路,外表气派的民居楼房,新时期现代化标志——手机、电脑、摩托、汽车外,还多出了撂荒或因长期缺乏人力耕种、滥用化肥、农药而透支地力的土质异化的田地。此外,由于市场机制的自由性,导致留守农民整体上呈无组织、无纪律的涣散状态,在毛泽东时代被彻底清除的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旧社会沉滓泛滥,以“国粹”麻将为主的大赌、小赌成为农民日常主要消闲方式。乡村光鲜的外表难以掩饰其凋敝荒凉的精神底色。
六
上个世纪末,我国由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巨变,在解冻的文艺春天里,以从乡村返城的知青作家群体为代表的反思计划经济时代制度和社会问题的伤痕文学雄霸文坛,成为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伤痕文学的内容多以缺乏整体客观性的作者个人感情及片面观点,对自身由政治运动所经受的所谓劫难大肆渲染,对其主观判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给乡村造成的所谓深重灾难极力鞭笞。伤痕文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于黯淡的煽情叙事中,有意无意地成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喉舌。但与此同时,伤痕文学于主观情绪渲染中也暴露出以偏概全的人性的卑猥和思想的狭隘。
伤痕文学作者对知青生活苦难的控诉,可视为个人情感宣泄,它并不代表全国几千万知青群体,更不代表生活在乡村热土上,在毛泽东时代用集体智慧和勤劳的汗水改天换地的亿万农民群众。伤痕文学作者于控诉中不经意间流露出凌驾于农民之上的背离人民群众、脱离火热现实生活的另类小资气息,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伤痕文学未能以唯物辩证的历史发展哲学观,站在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基本的政治高度审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前进脉络和与之并行的作品诉求主旨,在叙事中,仅单纯注重灌输个人主观感受,导致有意无意地以叶障目,不见泰山。
但创作伤痕文学的知青作家大概始料未及的是,恰恰是他们对自己经历的不堪回首的乡村生活的娓娓叙述,暴露了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斩不断、理还乱的沉重、缱绻的乡愁,——正是这段此生难再的特殊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他们的功名利禄,且伴随着岁月的流淌,愈来愈成为一种刻骨铭心的珍贵的矛盾的情感。他们作品中对毛泽东时代管理体制的嘲笑,与今天自由散漫市场经济体制下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形成对比,他们作品中对农村农民几近原始状态的所谓愚昧无知、不识风情的荒诞描写,与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唯利是图所滋生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相互观照。
如果从伤痕文学中抽去作者狭隘的个人主观批判,就不难得出客观的评判结果:作品中所揶揄的农村、农民的闭塞、愚昧,恰恰是我们今天欠缺的淳朴、诚信的民族品质和民风教化。朴诚勇毅的品格与精神,历来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文明血脉之本。至于谈到闭塞,当年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奔向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征途中,工农业彼此融通、互为补充的大集体、大协作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环境,根本就不可能让任何一个村落、哪怕是大山里的独居农户成为断离人民公社脐带的“世外桃源”。
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演进,当年控诉计划经济时代丧失人道主义的知青作家群体中,部分有良知者开始进行富于理智的反思。如中国作协副主席、拥有10多年贵州农村插队经历的上海知青作家叶辛所著的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孽债》,以柔软细腻的笔触,对其知青生涯,对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旖旎风光和纯朴民风的深情回忆,即可视为作家于再反思中对理性的回归。再如上世纪90年代,用追怀岁月的浅白歌词、通俗上口的民歌曲调,委婉表达对知青生涯在乡村滋生的男女情感的无限眷恋的歌曲《小芳》,一经传唱便风靡全国。这种特殊传播现象本身,便反映了包含知青群体在内的人民大众对渐行远去的那个纯真时代的深沉怀念。
七
曾有过7年知青经历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当年同老百姓一道同甘共苦、共同奋斗过的第二故乡——坐落在陕西省延川县一处大山沟里的梁家河村,站在对历史和人生辩证哲思的坐标上,表现出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朴素的人民情怀。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重回自己第二故乡梁家河村。同当年全国其他下乡插队知青一样,习近平将自己人生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片乡村热土,奉献给了新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曾在这个的贫瘠的山村里,带领群众用高昂的激情、勤劳的双手修建公路、开凿水井、垒砌地坝、兴办铁业社、建设沼气池,自力更生,创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回眸和乡亲们并肩劳动、相濡以沫的峥嵘岁月,习近平深情地说:我是在这里,在同农民群众一道生产生活中,才真正读懂了百姓,懂得了我的根深扎在百姓中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进而,他以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哲学观及豪迈的共产主义情怀,对自己的知青生涯作出这样的断语:“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无疑是对自己知青生涯的高度肯定,对自己在困难中磨炼意志、淬砺理想信念的坚定自信。同时,从习近平总书记对自己知青生涯的断语中,我们不难读出隐藏在话语背后深远的意蕴,那就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历史虽百折千回,但一脉相承、始终不变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从未改变,由于组成历史的每一阶段相对存在时代局限性,加上偶然或必然、主观或客观的诸多现实因素,导致前进的道路迂回曲折,然而正是前进道路的跌宕起伏,才使得我党历经千锤百炼,获得了施政实践和理论建设的丰富经验。我党发展历史是一个不可任意以阶段性局部阉割全局的有机整体,贯穿我党发展历史的是一条苦难而辉煌的光明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