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茂|毛泽东工业化战略:让人民以公社的形式掌控经济基础


1c24c208d7600e20821d7f9ed334f40c.jpg

  张文茂,原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对人民公社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经济等重大问题有着深入研究。

  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和战略,是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中国革命道路不同于十月革命道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创新和发展的中国特色。

  毛泽东的工业化道路,同样既不同于早期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不同于后来前苏联的国家工业化道路,而是国家的城市的工业化和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工业化两条腿走路,是国家工业化和公社工业化先后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毛泽东工业化道路和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国在近代落伍,根本原因是没有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蚕食的对象。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民国时期经济建设,都没有能够启动真正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未能形成现代意义的工业体系。现代工业化进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才得以大规模展开,并且在毛泽东逝世前,已经建成了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和战略,在他逝世以后,直到90年代前期,实际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左右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现代化之父。这里列出毛泽东和中央文件中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以便弄清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理论和战略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无须进行过多的阐述:

  1、优先建设国家的现代工业体系

  后发国家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自己的独立的相对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1]

  2、“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委员会-----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将要结束的时候,即一九五二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就是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求达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 [2]

  3、对建成工业化强国的时间估计

  毛泽东还预测了我国工业化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3]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