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毛泽东选集》的企业大佬:马云、任正非、雷军、史玉柱……
在中国商业领域,出现过很多将毛泽东思想运用于公司管理与企业发展的故事。这些熟读《毛泽东选集》,甚至在文章讲话中习惯“夹带”上几句毛主席语录的企业家们,年龄集中在40后到70后之间。对他们来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同样重要。
马云: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他的思想
1964年出生的马云小时候经历过文革的动荡,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关注和研读。在他看来,毛泽东在军事和思想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企业家学习借鉴的。“我觉得我们这代人,60年代的人不可避免地都学习过。”
马云
2001年到2003年是阿里巴巴最艰难的时期,马云就推行过三种“毛泽东式”的管理运动。他认为,这种形式对于企业管理变革而言,是最为有效的。
举例来说,马云曾以“延安整风运动”来统一价值观、统一理想,他说:“通过运动,把不跟我们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统统开除出我们公司”;以“抗日军政大学”来培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马云说:“普通企业想到的,可能是把能看到客户口袋内的5元钱赚到手,而‘南泥湾开荒’追求的是帮助客户把5块钱变成50块钱,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5块钱。”
而在阿里巴巴的人力资源体系中,甚至直接照搬红军的“政委”系统。该系统从04、05年开始打造,根本原则是:“把支部建在连队上”。
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邓康明介绍说,首先,阿里巴巴面临的问题是机会多,工作多,但人不够。这时候就需要配置另外一条线:在每一个业务经理身边配置一个“大政委”。经理通常业绩出色,可是谈到选人、组织和文化的时候,就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变得很被动。因此,阿里巴巴配置了另外一条线,让一个有经验、有文化,对于组织建设有经验的人辅助他,帮他管好队伍、建好队伍。双方关注的东西不一样,业务线的人看季度、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就够了,政委至少要看一两年以后的事情,以及整个文化传承和干部培养的问题。
其次,由于短期压力,业务线会出现问题,业务经理难免会想采取短期的做法,这时政委要在方向上进行指导,保证我们的做法是符合阿里巴巴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是在思想上、方向上进行指引和帮助,另一方面,对于业务线的决策,他们也有庞大的制约跟制衡权。
邓康明说,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文化、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承担什么工作,什么岗位……政委体系的两三百人里面,近1/3以上都是业务部门的骨干,他们都是业务部门比较优秀的经理、优秀的主管。政委的选拔也是我们的晋升奖励体系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要晋升必须当过政委,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在HR体系里稳固一段时间,而且有一定的成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