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怎样分析农村的阶级》——用科学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农村阶级
人们讨厌老鼠,因为它偷盗、不劳而获;人们喜欢蜜蜂,因为它勤劳,为世界生产甜蜜。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人们总是尊敬勤劳致富的人而讨厌不劳而获的人。中国土地革命就是为了革除当时能够使农村少数人不劳而获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勤劳的耕者都有其田的目的。
本文是一篇政策指导性文章,目的是科学评定农村所有人的阶级成分。评定以土地、生产工具等主要生产资料的拥有情况和生活水平为基础,以是否具有剥削性和是否从事生产为重点。例如,在确定地主阶级的标准时,指出:拥有土地而不劳动,通过地租剥削别人的称之为地主。但是破落地主、地主管家、高利贷者,他们虽然没有土地,但是他们之中不以正常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以依附地主阶级剥削,或通过利贷剥削、欺诈掠夺获利,收入高于中农的,也以地主阶级论。又如:在确定富农和中农的标准时,也没有完全以土地多寡而定。对这两种人占有土地的表述分别是:“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但也有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的”“中农许多都占有土地。有些中农只占有一部分土地,另外租入一部分土地”。仅从土地占有情况看不出富农和中农的差异。确定富农和中农的主要标准是:富农通过雇佣劳动对他人进行剥削,而且剥削是经常的,占其收入的主要部分;中农是偶尔剥削他人,而且剥削所得不是其主要收入,有些中农甚至还要受到别人的剥削。除了以上的例子外,以是否剥削或者被剥削为确定农村阶级的主要标准的思想贯穿全文,是确定阶级的一个重要标尺。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积极推动的土地革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平分土地”,而是具有消灭封建剥削,鼓励勤劳,纠正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进而达到改善民生,积累社会财富等更深刻的意义。其中所体现的不仅是发展理念,更重要的是公平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当时用土地革命这个载体来推进中国民主革命的设计,十分具有政治远见和政治谋略。
地主作为在整个土地革命中始终处于对立面被打击和限止的对象,最显著的特点是依靠土地进行剥削。地主有三个特点,一是占有土地;二是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三是靠剥削农民为生。他们剥削农民的方式以地租为主,其次还有放债、管公堂和利用商业不平等交换。第一、二两个特点在富农甚至中农阶级中也存在,但第三个特点是与富农、中农最显明的区别。另有主要依靠封建依附关系生活,又不进行生产劳动,而且生活水平还在中农以上的,也以地主对待。如:地主的收租管家、不劳动而靠欺骗掠夺生活的破落地主、高利贷者。他们是依附地主阶级生存,并且生活条件比较好的群体,是明显的封建制度受益者,所以也把他们确定为地主阶级。军阀、官僚、土豪、劣绅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是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他们当然也属于地主阶级。
富农阶级的特点是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资本,他们自己参加劳动。他们可能有土地,但是也可能没有土地,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可能还要受到一定的地租剥削。他们与地主的区别:一是他们劳动而地主不劳动。二是剥削方式不同。地主主要以地租剥削农民,辅以其它方式剥削农民;而富农主要以雇佣劳动剥削农民,辅以其它方式剥削农民。三是地主靠剥削为生;而富农除了靠剥削外,还有一部分需要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其剥削农民是经常的,在封建生产关系中处于剥削阶级。
中农阶级的特点是有生产工具,可能有土地,也可能没有土地。没有土地的或土地不足的还要受到一定的地租剥削,但是,他们一般不受雇佣劳动剥削,在封建制度中受到的剥削较轻。他们一般不剥削农民,即使剥削也是偶尔轻微的剥削。生活来源主要靠自己劳动。
贫农阶级的特点是少有或没有土地,缺少生产工具和资金,一般都要接受地租、债务和雇佣劳动的剥削。他们与中农最大的区别是中农不出卖劳动,而贫农要出卖少部分劳动,在封建制度中受到的剥削较重。
工人和雇农阶级只有极少土地和工具或者完全没有土地、资金和生产工具。他们完全或主要靠出卖劳动为生,完全接受剥削,是封建土地制度最完全的被剥削者。
土地革命是当时我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和因封建土地所制而形成的封建生产关系,实现耕者有其田,发展生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争取农民阶级参加革命。相应的打击地主和限制富农都是手段,是为了消灭封建制度。在土地革命中如何尽量少树对立面,争取农村中的大多数,是十分重要的政策策略问题。要确定打击对象、团结对象和动员组织对象,就必须确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标准,方便对农村社会中的各类人员进行分类。科学合理的对农村社会人群分类并结合人群分类情况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团结农村社会的大多数人支持和参与土地革命,减少土地革命的阻力。本文即为此目的而作,核心思想是“反对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