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恩格斯是如何戳破“福利主义”养懒汉的谎言的?

2022-11-17 3077 10
作者: 余斌 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摘 要]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到的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为我们探讨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莫大的启迪。其中,“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可以看成是对“什么是共同富裕”的说明;“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消除旧的分工”,“产业教育、变换工种”,“城乡的融合”,可以看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或途径;“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既可以当作共同富裕的目标或结果,也可以从相互作用的角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目前学术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从《共产党宣言》的角度来研究共同富裕的文章寥寥无几,而从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起草的草稿《共产主义原理》来研究共同富裕的文章更是没有。为此,笔者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来对共同富裕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此,消灭私有制成为全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但是,消灭私有制的后果是不是共同富裕呢?《共产党宣言》中没有提及,在那里只是提到一个比较含糊的后果或状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而在实践中,无论是苏联还是新中国,都有一段直接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在那段历史中,两国人民都谈不上共同富裕,这与两国经济发展的起点相对落后有关。但是,当时两国的领导人,无论是列宁、斯大林,还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其实都相信,随着本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的那个自由人联合体,最终一定会实现的,两国会相继进入经济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的共同富裕将会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苏联的“新思维”的改革走上了邪路,导致亡党亡国,经济衰退,共同富裕遥遥无期。而中国通过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上并且走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天中国的经济不能再以相对落后来形容了,中国富人的奢侈品消费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一部分中国人刚刚消除绝对脱贫,中国国内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十分巨大的程度,“躺平”“内卷”等社会撕裂的征兆已经开始呈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人民许下的“实现共同富裕”的诺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已经日益成为全国人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期盼,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日益成为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0条)

热门评论
有点脑子的就知道这社会养的懒汉是谁,喝血吃肉的那群资本家和罐料。
0条回复
缩小工农、城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这三大差别,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道路。这是看得见的,摸的着的,实实在在的共同富裕。
0条回复
如果把中国想象成一个巨型的公司。那中国这个公司就缺乏像毛泽东主席那样有理想,有信念有办法强有力的CEO,能把公司系统的组织起来,发挥出整体功能态。而绝大多数CEO的境界和视野只能是有限的,受国内外局势所左右的,局部割裂式的发挥其部分作用。
0条回复
看了本文。就知道中国当代也不缺懂马列主义的。问题是懂马列的都不掌拳利了。被懂资本的排斥在外了。马克思的书读的再多,道理懂得再多,照样无可奈何,照样无法实践于现实无补。才明白,正治挂帅正治是纲才是真理。能改造世界才是真理。千万不能忘记阶一级斗争才是终极真理。根本道理。
0条回复
工业劳动知识传播,信息网络智能制造生产组织,14亿人民教育科研科学技术体系矩阵巨系统。14亿人民供需平衡网络化电脑中心控制平台,共同利益共同诉求组织集群智能,找到社会主义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才可以更有效的服务与设计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体系建构。形成所谓的微笑曲线。
0条回复
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不存在一些人利用自己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来迫使另一些人牺牲他们的利益来满足自身需要的状况,这样,每个人所享有的利益和自身需要的满足,只能来自于自己的劳动创造,从而其分配方式只能是按劳分配。
要实现共同富裕,仅仅实行公有制与计划经济还是做不到的,还必须实行“消除旧的分工”“产业教育、变换工种”和“城乡的融合”,否则苏联也不会被解体了。
0条回复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毕竟是以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生产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导致分配上的贫富分化,涓滴效应所漏下的涓滴太小使工人阶级在享受方面受到极大的抑制,从而必然抑制工人多方面的发展,进而必然影响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0条回复
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只是“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因此,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极大发展,从而也就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极大发展。今天,中国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创造条件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直至得到全面发展。前面提到的“消除旧的分工”“产业教育、变换工种”“城乡的融合”,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全体成员才能的全面发展。//人民工社制度
0条回复
人人当老板而不是共同当老板,可见其经济形态是以小微企业为主体。但是,小微企业“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对自然的社会统治和社会调节,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列宁也指出:“几万个最大的企业就是一切,数百万个小企业算不了什么。”可见,小微企业连发展生产都做不到,或者说其发展生产的程度极为有限,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都达不到,更谈何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共同富裕只有通过“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即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做到,而一旦生产资料公有化了,那么它的使用就自然是由它的共有者来共同地而且是有计划地来进行了。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0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