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恩格斯是如何戳破“福利主义”养懒汉的谎言的?

2022-11-17 3062 11
作者: 余斌 来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摘 要]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到的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为我们探讨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了莫大的启迪。其中,“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可以看成是对“什么是共同富裕”的说明;“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消除旧的分工”,“产业教育、变换工种”,“城乡的融合”,可以看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或途径;“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既可以当作共同富裕的目标或结果,也可以从相互作用的角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目前学术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从《共产党宣言》的角度来研究共同富裕的文章寥寥无几,而从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起草的草稿《共产主义原理》来研究共同富裕的文章更是没有。为此,笔者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来对共同富裕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此,消灭私有制成为全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但是,消灭私有制的后果是不是共同富裕呢?《共产党宣言》中没有提及,在那里只是提到一个比较含糊的后果或状态,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而在实践中,无论是苏联还是新中国,都有一段直接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在那段历史中,两国人民都谈不上共同富裕,这与两国经济发展的起点相对落后有关。但是,当时两国的领导人,无论是列宁、斯大林,还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其实都相信,随着本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的那个自由人联合体,最终一定会实现的,两国会相继进入经济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时的共同富裕将会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苏联的“新思维”的改革走上了邪路,导致亡党亡国,经济衰退,共同富裕遥遥无期。而中国通过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上并且走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天中国的经济不能再以相对落后来形容了,中国富人的奢侈品消费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一部分中国人刚刚消除绝对脱贫,中国国内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十分巨大的程度,“躺平”“内卷”等社会撕裂的征兆已经开始呈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领导人对中国人民许下的“实现共同富裕”的诺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已经日益成为全国人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期盼,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日益成为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