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也谈共同富裕诉求下的贫富差距问题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各种议论很多。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人真心实意地想推进这件事,有的人则阳奉阴违,嘴上不敢公开反对,但在实际上则想办法加以抵制,表现在舆论上则是回避要害、转移话题,对核心问题进行迂回。其中的关键与焦点,就是如何对待贫富差距。
一、如何对待贫富差距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共同富裕的核心与关键是贫富差距,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也不容回避。有人就此搞起了迂回话术,避重就轻打擦边球,说什么“共同富裕”是“市场GDP的提高,人均收入的货币的增加”;还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应该超越‘唯收入论’,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核心位置上,全面考虑人的健康、受教育和发展机遇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说,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的起点与基础,共同富裕当然不能简单停留在收入平等上,但如果连贫富差距这个共同富裕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很好解决的话,又遑论解决什么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呢?这不是本末倒置或者舍本逐末吗?
事实上,贫富差距问题从来都不简单。因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必须从政治上看待贫富差距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首先是要富裕,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要义,没有相对的富裕为基础为前提,所谓共同富裕就要沦为平均主义,而且还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经济上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压抑、限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内外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史中,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十分深刻。
在现实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现富起来的过程中,社会收入差距自然而然地会拉开拉大,这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要承认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应该避免在实现富裕的过程中搞平均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任何怕富仇富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有害的,必须防止和纠正。
但是,实现富起来和承认收入差距,相对来说,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比较简单的和基础性的一步,而更复杂、更高级也更重要的一步,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里的所谓的“共同”,就是指在收入水平上相差不大,或者说,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缩小,而不是越来越大。这也是全世界高度关注的共同话题。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在呼吁缩小贫富差距,纷纷研究收入差距合理的尺度与界限,一切具有良性意义和向善的政策及社会取向都力求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