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毛主席《实践论》
大家好,我是寒牛出栏!
这篇文章,我们讲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付费文章《实践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中间只差16个字距离。》的基础上重新修改:)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对此作了详细与精妙的阐述,把认识论的唯物而辩证的原理讲透彻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华内容之一。
老习惯,我们先来看原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这段话有点拗口,不是很好理解。
毛主席担心你看不懂,接着又讲了句:
“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这句话,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基本讲清楚了。
为了搞透这个点,我们再来读段原文: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上述三段话,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讲透彻了。
这篇文章,我们围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展开来细讲,有以下几点内容: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④“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主观主义。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的问题
为什么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二是认识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是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
毛主席在《实践论》第四段中讲到:
“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也就是说,认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既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
换句话说,随着实践不断深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随之深刻、全面、透彻起来。
在职场上,踩过雷、掉过坑、吃过亏的职场小白,才懂得职场老油条的八面玲珑和人情世故,无形之中就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毛主席总结性地写到:
“由此看来,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