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
原编者按
为了建立新中国,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在不同革命时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陆续矗立起一座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所刻碑文让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一代一代流传。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学习时报专门开辟“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专栏,与广大读者一起深切缅怀。
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基三个部分。其中,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镌刻着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文全文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碑文是纪念碑的核心和灵魂,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浓缩,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实记录。碑文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
毛泽东周恩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
1949年9月30日,就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修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时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致词之后,全体代表静默致哀,气氛悲壮而肃穆。毛泽东宣读了纪念碑的碑文,之后又亲手执锹,挖下了第一锹土,接着全体代表挥锨铲土。至此,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奠基。
为了建好这座纪念碑,周恩来提议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于1952年5月10日正式成立,负责具体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碑文的重要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石碑最为源远流长,它的特点是“以文勒石”,以文“述德”“铭功”“记事”,流传久远。这种带有碑文题字、展现书法艺术的建筑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于是,兴建委员会便拟请毛泽东和周恩来题写碑文。
1955年6月9日,毛泽东为纪念碑正面的碑心石题写了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负责书写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并在纪念碑奠基仪式上宣读的碑文。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