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群冒傻气的教书外甥——写在第37个教师节
教师节本来不想写什么东西,但想起我的一群外甥大都是教师,而且都很传统,恪守教书育人的老道,都没有在学生身上发财赚钱的“聪明”,没有一个搞补课和烂用教师权力的,即使是班主任也没有打过学生的任何主意,接受什么谢师宴等名堂,被外界称作“老愚瓜”,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指示,不免生发诸多感想,也就形成了此文。
外甥,顾名思义,外亲的男生,如《释名》所说“舅谓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我有一个姐姐和妹妹,有三个外甥,算不得多,但她们大姑姐的孩子与我很亲近,虽说是拐弯亲戚,却走的很近,也成了我的外甥群。父亲有个义兄,家有五女,也算是我的姐姐,共计十几个孩子也喊我舅舅,于是有了一大帮外甥。关键是,他们之中3个亲外甥有两个与外甥媳妇是教书的,拐弯的外甥也有4个是教书的,算下来真正教书的就有8个,也就与教师有不解之缘,而且他们都有特别的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的处世之道,每个人都代表了一个独特的类型,所以就有了诸多的话题。
姐家两个外甥和外甥媳妇都是教书的,由于姐夫及其上辈都曾教书,堪称书香门第,家庭弥漫着浓郁的非常传统的师道。记得上世纪90年代姐夫任教时,外甥也在他所在学校,他能够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义务给差生“开小灶”,却不知道在自己孩子身上多费些力气以便考个好学校,而是一直图“桃李满天下”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虚名,这种外人看来极其迂腐的行为和教书之道,偏偏又被下一代——两个外甥和外甥媳妇继承,过着紧巴巴日子,却从没有打挣学生外快的歪主意。大外甥叫志刚,是一个为人豁达、敢于担当的代表,无论在学校、在家庭,无论对学生还是同事,无论是谁遇到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难事棘手事,都一马当先,从不推脱。二外甥叫志强,是典型的服从型,在学校有名的服从领导,在家里对哥哥唯命是从,对组织对家庭无怨无悔的奉献,赢得了同事、学生和家庭的一致好评。大外甥媳妇叫竹青,虽说是小学教师,但多才多艺,除了教学是一把好手,还有着书法绘画的特长,有很多可以发财的门路,可惜她心无旁骛,一心扑在教学上。二外甥媳妇叫菊清,曾被命名为“名师”且有着屈指可数的高级职称,堪称本地教师行列的佼佼者,有着诸多致富的便利,可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不菲的成绩,根本没有打过挣外快的主意。他们四个安贫乐道,拿着可怜3000多元的工资,尽着课外教学和辅导的义务,所作所为让那些所谓聪明人感到不可思议。还因为这两个外甥和外甥媳妇出奇的孝敬老人,在他们父亲患病住院之时,表现出让社会感动的非凡行为,为学生们树起了无字孝敬丰碑,更加显示出师德的力量。与他们联系紧密的还有一个叫国富的拐弯外甥,也就是姐姐大姑姐的孩子,也随着外甥喊我舅舅,其家庭非常困难,不仅自己身体不好患有重症,而且他爱人、母亲和弟媳也都有大病需要大量的花钱,可尽管他家里有几个病人,尽管他在县一中任教且是班主任,专业知识过硬教学业务精熟,曾多次获得市县表彰,也有着“名师”加持,有着发学生财的便利条件,尽管也有家长和学生自发请他有偿补课辅导,但他坚守自己为师的“道”与“德”,坚守不挣昧良心钱的底线,在极其困难的境况下拒绝一切教育市场化诱惑,一直傻乎乎的尽义务辅导补课,被一些人看来傻的冒热气。恰恰是他们这种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做派,拿着金碗去要饭的傻乎乎行为,赢得学生及其家长的敬重,也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未来,由此尽管他们是小辈,我也很佩服他们。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