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汪晖:2016关于乡村教育与师资问题的提案


  【破土编者按】今天,全国政协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破土看两会将带你关注,政协委员们提交了哪些与底层相关的议题。今天关注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高等研究所的汪晖老师所提交的关于农村教育与师资问题的提案。

  (图片来源:Tofugu)

  多年以来,教育不平等成为中国阶层越来越固化、差异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乡村教育不及城市教育、底层教育不及精英教育。而其中,乡村老师待遇低、条件差,以致没有人愿意做,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乡村教育,是从根源上缩小阶级差异的重要途径。为此,一直关注底层发展的汪晖委员,根据详实的调研资料,提出了关于农村教育与师资问题的提案。

  2016年关于农村教育与师资问题的政协提案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出台,集中精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侧重农村教师队伍。但在我们实际走访中,发现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老师待遇偏低的情况依然存在,集中体现在:教育资源区域上的不合理分配;代课老师问题依然严重;绩效工资比例分配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提高教师实际待遇,扩充农村教育师资, 长远解决教育不平等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区域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

  目前农村教师的工资发放,由国家拨款和地方配置两个部分组成,地方配置部分直接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这种资源分配方式,导致越贫困的地区,教师收入越低、就越没有人愿意去当地教书,当地的教育发展也就越缓慢。自2013年起,国家启动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中央财政下达综合奖励补助资金43.92亿元,加快建设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这项专项资金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岗农村教师的住宿问题,却没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走进农村。

  因此,我们建议,中央财政另设专项资金,直接补贴农村教师的工资,让在特困地区、贫困地区工作的乡村老师,收入能较现有工资达到20%左右的升幅。越是贫困的地区,农村教师愈能多拿一些补贴。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或者到农村学校工作,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这笔补贴应有中央财政统一支付,因此同时希望增加财政支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比例。2015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4%,为历年来最高。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比例并不足够解决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开支。所以,我们建议,国家的教育支出应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便切实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