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村干部是不是干部?
一、
2015年前后,湖北省大幅度提高村主职干部(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所以村主职干部就是村支书)待遇,将之前每年1万元的报酬上升到3万多元,享受乡镇副职待遇,引起很大反响。主职村干部待遇提高了,副职干部一年只有几千元,副职干部就没有工作积极性,村庄工作就由之前村支书带领副职干部一起干,变成副职干部看着村支书自己干。村支书在工作中遇到阻力,副职干部在一边看笑话。湖北各级地方政府就只能想方设法提高副职干部报酬。
不仅湖北省提高了村干部报酬,而且全国农村都大幅度提高了村干部报酬。最先提高村干部报酬的是沿海发达地区,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达,有钱,有提高村干部报酬的实力。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了,村庄事务繁多,村干部早就脱产化和专职化了,村干部报酬不再是误工补贴,而是工资了。长三角尤其是苏南地区在2015年时主职村干部一年工资就有20万元,珠三角村干部一年工资也有10万元。浙江情况有点特殊,因为很多村庄由老板当村干部,无法脱产,村干部只能拿误工补贴,一年也就1万多元,村干部报酬不够抽烟的钱。
之所以全国村干部报酬都不高,是因为村干部只是不脱产干部,不脱产就是不脱离生产,村干部主要收入来自于参加生产。当村干部耽误生产,耽误一天就发一天误工补贴。
分田到户以后,所有农户都按人均分了承包地,村干部不仅可以有承包地上的农业收入,而且可以有当村干部的误工补贴,村干部家庭收入就比一般农户要高。沿海发达地区村干部已经脱产,误工补贴改为工资,村干部报酬自然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外出务工收入远高于村干部误工补贴,而外出务工农户留守父母仍然可以获取农业收入,因此,外出务工农户家庭收入就反而高于了无法外出务工村干部家庭。
村干部无法外出务工,收入低于外出务工农户,村干部就必须要在农村找到扩大收入机会的办法,他们一般通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办小作坊,经营农资,种植经济作物,搞规模养殖等等,在不脱离农村、兼顾村干部工作情况下面,增加家庭收入,以达到不低于外出务工农户的收入水平。不脱离农村又可以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农户收入水平的留村农户,就是我们所说农村的新中农,是农村的“中坚农民”。
也就是说,进入新世纪,村干部普遍中农化了。如果村干部无法在农村找到增加家庭收入的机会,村干部就会成为农村经济困难户,这样他们就当不下去村干部了,就要由那些能在农村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的“中坚农民”来当村干部。村干部中农化是进入新世纪中西部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