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生态治虫除草经验谈,让春天不再寂静


  导 语

  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农药来抵抗来自自然界的病虫害。但这种做法的副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而且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巨大误伤。这种误伤不但污染了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更可怕的是,也开始毒害人类自身。

  《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从发现美国乡村的春天变得沉寂开始,引发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对美国农业、现代工业、环保和生态的深沉反思。农药的残留和毒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害,为了我们还有明天,卡森呼吁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寻找一条不滥用农药的道路,一条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解的生存之道。

  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出版的该书中译本,由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中国绿发会前副秘书长蒋高明教授作序。现蒋高明教授将此书序与读者分享如下。

  这篇序言,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愿景下、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的农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作 者 |蒋高明

  值班编辑 |Lind

  排 版 | 侯米

  寂静的春天——让春天不再寂静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卡尔逊《寂静的春天》中译本,编辑部特邀我做序。该书已正式出版,特将所做的序言部分在这里转发。

  《寂静的春天》是环保历史上的杰作,希望卡尔逊的呐喊没有过时,让我们一起唤醒人类,正视我们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种种危机,让生态文明之花开遍大地。

  《寂静的春天》,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人类进化历史上,环境污染成为“事件”是近100年来的事。确切地讲,工业革命使得人类有了挑战大自然的资本,从生态平衡被大规模打乱的那天起,环境污染就开始出现了。然而,300多年前从英国策源的工业革命,毕竟局限在少数发达国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局部的,相对较轻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人类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并不断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有害物质。

  农药就是这些有害物质之一,它不仅杀死了人类以外的生命,还直接影响了人类本身。对于农药第一个大声说不的,当属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

  她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描述的是,

  环境恶化使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一个死寂的春天。

  以农药为例

  先以农药为例,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进程。人类与“害虫”抗争了近一个世纪,但是人类并没有控制住“害虫”的危害。一百多年后,人类并没有放弃灭杀“害虫”这条错误路线,而是越走越远了,当年西方犯的这个错误现在中国重演。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份农药清单: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