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现真正乡村振兴
【摘要】目前,关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着严重的范式对立。昆仑策研究院“乡村振兴课题组”基于当前中国农村、农业发展存在的历史问题,特别是针对当今乡村经济“一盘散沙”现状,通过长期研究所提出的“一村一企”(一村一集体企业)的解决方案,通过“统分结合”发展乡村经济才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体经济,一村一企,统分结合
乡村振兴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时代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扩大内循环,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落脚点和着力点。乡村振兴是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乡村文明、乡村生态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包括农业现代化,但绝不只是现代化问题,也不只是农业问题,而是还包括共享发展、农村工业化产业链、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农村社会发展、农村传统文化等问题,共享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才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之路千万条,唯有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实现集体财富增值,巩固农民福利保障,增强农村农民抗风险能力之路才是占优之路。
一、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是乡村振兴必由之路,土地集中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与土地集中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得天独厚优势。
农业现代化已经迫在眉睫,有三个原因:
一是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绝大部分农民是50、60岁人,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务农,也缺乏农业的基本知识,因为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农业已经成为中国收入最低的行业,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已经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
二是农业耕地不断被工业的发展所挤占,同时出现现有耕地抛荒现象。在有效农业耕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高效的农业,中国粮食供应安全就必然受到威胁。即使有大量的沙漠变成农田,可能也难以在短期内变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三是农业技术发展与安全。西方转基因种子、除草剂的化学性质等对中国自身生产和进口的粮食、蔬菜、水果的基因安全和人民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而大量进口西方国家粮食冲击了国内粮食生产,一旦外部条件变化,就会影响到中国粮食安全。这使得发展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迫在眉睫。但如果缺少必要和合适的农业组织来对接,农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就必然受到阻碍。
(一)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农业现状对比
中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相比,差距甚远。发达国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相对发达,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率提高;二是发达国家土地集中程度较高;三是国家对农业实行补贴,确保农业和农民稳定投资和收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