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求真:从南街村的实践中领悟共同富裕的真谛
随着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的临近,笔者在手机“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快手”以及相关公众号上经常收看到介绍或宣传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典范——南街村、周家庄人民公社的视频和文章,这反映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提出实施“共同富裕”发展战略后的民心所向。
笔者于五年前曾专程到南街村参观旅游,并将所见所闻所思写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灿烂明珠--南街村见闻录》一文,被众多网媒转载,也算对南街村比较了解。当现在频繁从手机上观看到宣传南街村先进事迹的视频和文章,结合近段网络上对“共同富裕”的各种评论和解读,总会引发对什么是“共同富裕”更深刻的思考。为此,笔者今天着重从南街村的分配制度入手,通过南街村村民的富裕生活谈谈什么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南街村之所以成为闻名中外的共同富裕先进典范,不仅仅在于它强大的经济实力,更主要体现在它的社会主义坚守和共产主义要素,这也正是南街村与其他村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全村总面积1.78平方公里,现有回、汉两个民族,1030户,3700多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农业生产和队办企业的先进集体。但到八十年代初按上级要求实行了耕地和企业承包制改革后,受发家致富的诱惑和人多地少的局限,企业私人承包者偷税赖帐、克扣工资大发横财,一些村民弃农经商,而大多数村民全家辛苦一年也难以解决温饱,其结果是不足三年就形成了贫富分化,农业减产萎缩,社会风气恶化,村党支部的威信一落千丈,村民们怨声载道,各种告状信送到县委、地委和省委,先进队变成了问题村。
面对严峻的现实,班长王宏斌带领党支部一班人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组织全村党员群众认真讨论对比,实事求是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于1984年又重回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并在实践探索中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战略: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开展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教育,用集体主义凝聚人,用雷锋精神鼓舞人,用革命歌曲激励人,用破私立公纯洁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二是围绕农业办企业,发展企业促农业,建立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不断增加集体积累,扩大公共福利,发展成果村民共享,努力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正确的思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全村上下坚定信念,团结奋进,以村为家,无私奉献,迅速扭转了贫富分化势头,集体经济产值连年翻番,1991年率先摘取河南省“亿元村”桂冠,至今已拥有26家村集体企业(其中合资企业5家),产品畅销国内外,工农业年产值达20多亿元,全体村民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逐步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南街村的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