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业的最新论述,我们大家听进了多少听明白了多少?


  0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特别是对“种不如买”的论调,习近平直言,“说得很轻巧。土地现在不种大豆,不种玉米,不种棉花,到时候国际市场不好了咱们再种过来,谈何容易啊!没有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粮食国际市场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粮食危机不时成为全球舆论焦点。联合国粮农组织曾警示:全球重度粮食不安全飙升至五年来最高水平。

  “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些孩子。过去谁没饿过肚子?但人很容易健忘。”习近平一一点明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存在的误区,告诫“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经历过陕北黄土地上贫苦日子的习近平说。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02.

  总书记的话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故弄玄虚。尤其是他提出的“两个不”(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直击时弊,振聋发聩。

  某市常年进口加拿大小麦,南方某省的大米供应基本靠越南进口,我国大豆基本依靠国际市场早已是公开的事实。现在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的超市都可以买到泰国的水果、香米,或者俄罗斯的巧克力、德国的猪肉,以及新西兰的奶粉,等等。假如哪天进口停止了,我们国内能保证供应吗?美国多年来一再逼迫我国进口他们的玉米、小麦,但哪一天美国会不会以停止农产品出口来制裁我们呢?一个新冠肺炎疫情就导致全球供应链紊乱,再来一个什么什么的疫情,我们有钱,或者有很多很多的钱,但能到国际上买到粮食吗?

  总书记说“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这不光是批评GDP大省、工业强省领导们的,也是说给我们普通人的,也是说给农民们听的。我买菜的那个菜市场的菜农们多次抱怨:孩儿们不叫种地,给你厉害死厉害活,恶狠狠地说你:“没钱喽,给你钱!种那能收几个钱!”农民们宁愿外出打工不种地,农民宁愿撂荒不种粮,农民宁愿种树不种菜。包地的农民今天刨桃树,明天种西瓜,后年考虑种草莓,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不挣钱不种什么,什么“猪周期”、“蒜你狠”、“豆你玩”等等层出不穷,粮食安全谁考虑了?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