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工业“反哺”计划:搞工业的人不要只搞工业,要支援农业
过去,有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
新中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农村,而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是毛主席经济大协作思想和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工业和城市对农业的“反哺”。
毛主席对农业进行“反哺”的思想内容丰富,既包括物力、人力、财才等物质层面的支援,又包括精神层面的支援,归根到底,不能让农业总是吃亏,不能让农村落后于城市,工农业要“同时并举”,要消灭城乡差别。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中的“十大关系”问题时,指出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不能只顾一头,对于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要吸取苏联把农民“挖”得太苦的教训,顾及农民的利益,他说:
“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农业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缩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我们统购农产品是按照正常的价格,农民并不吃亏,而且收购的价格还逐步有所增长。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但是就是这样,如果粗心大意,也还是会犯这种或那种错误。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
1957年1月18日,毛主席主持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听取关于财政经济问题的报告,指出不能走苏联那样的路,为了发展重工业,人民束紧裤带,有了重工业,却丧失了人民。要提高轻工业和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业,把古代农业转变为近代农业。针对政策方面关于“农村左了,城市右了”的说法,他说:
“就是说农民收入不多,比工人少。这要有分析,不能光看收入。工人生产的价值比农民大,生活必需的支出也比农民多。政府对农民大力帮助,比如修水利、发放农贷等。我们对于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是缩小剪刀差,而不是像苏联那样扩大剪刀差。”
1957年1月27日,毛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发表讲话,要求全党重视农业,因为农业不仅极大地关系国计民生,还是轻工业、重工业的重要市要,而且还是工业的重要积累来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资金,他说: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
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阅中共浙江省委关于从发展农业生产看社会主义建设的协作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说:为了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必须解决工业和农业、财政贸易和农业、文化教育和农业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关系,如能使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等方面的科学成果,集中应用到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上来,农业的发展速度可以期望出现更高的增长。毛主席对该报告写下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