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乡村振兴绝非农村人口县城化
【作者:何平】
农村发展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一个是在县城无法吸纳农民就业的情况下,不断鼓动农民进城,加速农村人口县城化;另一个是组织农民开创新型集体化道路,农村不仅没有外出打工现象,而且吸引了许多外来者,实现了农村就地发展壮大。以上两个现象不仅关乎农村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农村人口县城化不是良策
其一,中国农村人口比重绝不能依照美国。美国城市化水平几乎接近80%,住在农村的人口约20%。中国即使将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化,农村人口比重也不能依照美国。一是中美两国领土面积相差无几,但美国52%是平原,中国只有12%是平原,大型农业机械适用于平原地区,中国大面积的山地丘陵只能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中国的机械化水平不能与美国相比,因而完成相同面积的耕作,中国所需劳动力远多于美国。二是美国实行休耕轮作,中国实行全年耕作,因而中国所需劳动力同样多于美国。三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美国则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产品为主。但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因而中国所需劳动力仍然多于美国。因此,依照美国农村人口比重,一味鼓动大量农民进城的做法,不仅是盲目的,而且注定危险。继续发展下去,一旦爆发粮食危机,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我们不能采用美国的做法,将国内危机转嫁别国,也不可能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情,相反,恰好给这些国家瓦解中国提供难得的机会。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偏要极力推进农村人口县城化,主张将农村土地流转到极少数人手中,其用意何在!
其二,农民外出打工的实质原因并非农村真有那么多剩余劳力,而是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劳动收入极低的原因所致。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流出,农村现有劳动力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农户不得不放弃精耕细作,甚至干脆放弃承包地,进而导致农药、除草剂、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耕地荒芜现象愈来愈严重。至于如何从事农田基本建设,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那就更无能为力了。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粮食危机正在逼近。站在国家备战备荒及应对疫情的角度看,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
其三,由于县城发展空间有限,不少农民进了县城不仅无事可干,而且背负着还房贷的重任。无奈,这些人还要种地为生,常年奔波于城乡两地。与乡下相比,县城生活成本要高出好多,农户从事农业劳动的情况往往是收不抵支。如:有的农户虽然在县城买了房,却交不起小区物业费和取暖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