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从乡村里的“死亡”说起
一、
这几年村子里的老人陆陆续续离世,每年春节回家总会发现又有些“爷爷奶奶”再也见不到了。
住在塘对面的表爷今年87岁。去年拜年时与他坐在炉火烧得暖烘烘的屋里聊了很多过去的事情:讲我当过县官的太爷爷怎么败家挥霍,讲我爷爷如何命苦,讲日本军进村时的炮火烧掉了他的茅草屋。今年再见到表爷时,他穿着灰白色保暖衣裤,带着草帽,低着头坐在屋门口晒太阳,形容枯槁,没有了精气神。我叫了他一声,只是缓缓抬头喊了一声“燕儿”,头便又沉下去。表爷有6个子女,一直是比较享福的,最近十来年基本没干过重活。不过照顾老人是非多,免不了吵吵闹闹,媳妇女儿们已经满腹牢骚。子女们担心表爷活不了几天了,商量的是每五天一轮,抓阄决定顺序。表爷不知道还有几个月的寿命,子女们都希望别拖到茶叶忙季,不然会把他们害了。
爷爷今年85岁,是小队里比较高寿的几个老人之一。长寿且身体不错是一件令老人们骄傲的事情,表爷会爽朗地说“我可比你爷大两岁”。坐着没事的时候,爷爷会数一数本队里的老人,88的老张,87的表爷,90岁的谢奶,92岁的苏奶,都是爷爷的同辈人。说起他们时,爷爷脸上会露出灿烂的笑容。那是有人陪伴走到最后的欣喜,那些是与爷爷经历过无数长河岁月的“朋友”。
爷爷们不忌惮谈论生死,“去年谁谁谁死了,谁谁谁日子不长了,我也不知道有个几年了。”爷爷说等开春暖和了把今年的柴火背回来。到了爷爷这个年纪的人,每天都是数着日子过的,过一天算一天,今天不想明天事,今年不备明年柴。然后静静等待死亡的降临。
“等死”,尤其是在孤独中等待死亡说起来是一件特别凄惨的事情。但对于爷爷这一辈老人来说,却非全然如此。老人已送终,儿子已成家,孙子已长大,爷爷们的人生任务早已完成,剩下的日子便是过自己的生活,从50岁开始每天都是好日子,若是能活到80-90岁那便是祖上烧了高香。对于高寿而亡的人,村里人都不太会伤心,而会说他们是有福之人。子女进城工作生活,老人留守村庄,却也并非独自面对死亡。在吃完中饭百无聊赖的下午,老人们会在村子里转一转走一走,去“朋友”家里坐一坐,你今天来我家门口,明天我去你家门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上两句,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他们可以坦然面对死亡这件事,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他们每天都在准备着与这个世界告别。
二、
然而死亡不是只有老人才需要面对,还有一些遭遇意外的年轻人、中年人们。意外的车祸、意外的疾病,每年也会带走个别村庄人,于他们而言,如何与这个世界告别,如何与亲人告别是更加困难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