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农民过什么样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2025-01-01 1742 0
作者: 杨华 来源: 新乡土

  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是人类学者和自杀研究专家。他说中国老百姓要过日子,离不开“人”、“财产”与“礼仪”三个基本因素。只有具备了这三个基本的要素,才能构成一个家庭,也就是一个过日子的单位。“日子”过得不好,就可能引起自杀。

  家庭首先是由亲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它既是个生活单位,也是个经济单位。人是过日子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过日子。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人,需要以适当的规则来维系家庭的存在,即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出生、婚姻、丧葬的仪式,都是维护家庭存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人看重的主要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也以家庭生活为核心展开。但礼仪是较为弹性的东西,外人很难评价。财产是过日子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经济基础,就谈不上过日子,尤其谈不上过红火的日子。若收入相当,面对如何处理和安排家庭用度,礼仪和规则就开始发挥作用。即便是由一个人组成的家庭,仍然不能缺乏独立的财产。

  于是,吴飞教授认定,评价人们日子过得好坏,最客观、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财产。

  一

  所谓财产最重要,讲的是经济条件决定家庭日子过得好不好,过不过得下去。如果日子过不下去,人就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

  然而,我们的农村调研发现,财产不是家庭生活的决定性要素。人的因素才是最为关键的。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人决定了日子过得有没有劲,有没有奔头,是否红火。要是缺少了某些人的话,日子就可能中断,或者过得很不好,“过日子”就会成为“混日子”,整个家庭对未来都没有追求,没有奔头。

  我在湘南农村调查,某村有个家庭一个月内接连三个人去世。起先,女儿为情自杀,父母着实悲痛,但是很快就从悲痛中恢复了过来——因为尽管感情上放不下,但是家庭中其他的人还要过日子,儿子还要读书、要成长、要建房子、要娶媳妇,等等,做父母的尤其需要振作,怎能因为女儿的不懂事而荒废了这些呢。但是,当听到独子在医院逝世的消息后,该家庭的男主人甚至没有去医院看望儿子,径直回了家,在家悬梁自尽。母亲因儿子的死亡而昏厥过去,等医生将她抢救过来后,又得知丈夫已死,就连昏厥的力气都没有了。众人怕她重走丈夫那条路,就一连数月派人陪伴在她身边。最后她恢复过来,成了生活没劲的人。

  家庭中,什么样的人不存在了,会影响过日子?女儿自杀,日子虽然受影响了,但是可以恢复过来,而儿子的死亡,却导致了父亲的自杀,使家庭的日子过不下去。所以,儿子是农村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缺少了他,家庭的日子就缺少奔头,缺少红火的理由。父母在儿子身上寄寓了太多的东西,包括生命意义、生活价值和基本情感等。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