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医院尘肺病史:从社会主义的辉煌到劳动尊严的丧失

2021-01-16 2558 0
作者: 辛时弃 来源: 多数派 Masses

  2019年底,隐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山林里近半个世纪的杨家医院,引起了新京报、腾讯、网易等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

  之所以引起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病人大多是耄耋之年的尘肺患者。事实上,这家尘肺医院曾是中国最大的萤石矿企——浙江东风萤石公司的职工医院。医院目前收治的,正是这家公司的最后一批尘肺病人。有病人抱怨它“医院不像医院,农村不像农村”,也有病人调侃它是“中国再找不出第二家”的“特色医院”。

20210115_235928_000.jpg

  处在社会边缘的杨家医院突然被放到媒体的聚光灯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2019年7月11日,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发布了《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声称要在2020年底实现尘肺病防治目标。根据国家卫健委披露,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87.3万例,约占报告职业病病例总数的90%。

20210115_235928_002.jpg

老牌萤矿的彪炳战绩:防治尘肺病的全国先进单位

  萤石是重要的工业生产矿物原料,主要用于提取制备氟元素及其化合物。浙江金华武义的萤矿蜚声全国,其大规模开采始于1921年。抗战时期,日军两犯浙江,大肆盗掠作为稀缺工业原料的萤石。为此,武义军民不屈不挠地斗争,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在这家老牌萤矿的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

  解放后,浙江省人民政府恢复开发武义萤矿,随后国营企业浙江东风萤石矿于1966年正式成立。1980年代,企业改名为浙江东风萤石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萤石生产经营企业。巅峰时期的东风萤石公司,无论是出口创汇,还是纳税金额,都在当地首屈一指,和它在1990年代末改制后的萧条大相径庭。

  作为工矿企业,东风萤石公司在改善劳动环境和防治尘肺病方面的成绩,更是在全国数一数二。1980年代初,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司点名表扬“延长矽肺病发病工龄和延长患者寿命做得好的单位”,东风萤石公司榜上有名。

  那么,当时的东风萤石公司在矿工尘肺预防、控制和消除方面,做了什么呢? 三十年防尘工作:“从不认识到有所认识,再到认真重视”

  其实东风萤石公司的尘肺防治工作不是一开始就做得很好。虽然国务院早在1956年就颁发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上级也三令五申要搞好防尘工作,但根据公司自己的说法,“我们抓一阵、松一阵, 没有坚持下来”。

  1964年之前,矿井没有建立通风系统,只依靠自然通风。因为机械化程度低、体力劳动强度大,而当时的采掘工作都是干式作业,平均粉尘浓度高达316mg/m³。结果就是在井下接尘作业的工人的尘肺患病率高、发病早、进展快、病程短。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