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字节和心脏不该只有一个跳动
昨晚谈苏修民族矛盾的文章被毙了,改成上下篇刚发出来立即就被“用户投诉”。气愤之极看了眼网络,关注到字节跳动员工猝死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早上起先是看到字节的“辟谣”,到下午终于看到媒体报道字节内部人士的确认:“2月23日13时43分,在抢救41个小时后,吴同学不幸离世”。
这样的悲剧早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了,然而,对照字节“内部人士”对时间线的梳理以及更早流传出的死者妻子在业主群聊天记录的说法,笔者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按照死者妻子的说法,吴同学在“昨日”也就是2月21日晚就已经死亡了,面临每月2万多元巨额房贷月供,死者妻子在业主群求助怎样将房子尽快卖掉,渡过眼前的家庭经济危机,保住肚子里的孩子。
而按照字节内部人士的说法,“吴同学”于2月21日晚19时30分被120接走抢救,一直抢救了41个小时,到23日下午13时43分才死亡。
难道“吴同学”还在抢救,他的妻子就造谣他死亡在业主群“卖惨”?抑或是聊天记录里根本不是“吴同学”妻子,有人在恶意炒作?
然而,笔者又认真地将聊天记录看了一遍,注意到了这句话:ecomo上到现在,医生判断大脑全部死亡,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心跳,所有器官衰竭,无力回天
在突发心梗,医生判断大脑全部死亡的情况下,字节还要坚持抢救自己的员工,并且派5个HR陪着对外“散布消息”的员工妻子,这是怎样一种精神?
有网友质疑,一边“继续抢救”,一边发声明“辟谣”,称吴同学是自己在公司健身房倒下,(与工作无关?)还让一众媒体疯狂转发,这是要打脸那些诋毁公司的人吗?还是要显示公司多么的有人情味儿?多么的人性化?
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工伤保险条例》里似乎写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也就是说抢救超过48小时才死亡的则不认定为工伤……
舆论汹涌,“抢救”终于还是在41小时后停下了。
对于吴同学妻子第一时间跑到业主群寻求卖房帮助的做法,有些网友给出了抨击,称她对老公没感情,唯一伤心的只有死者的亲生父母,甚至有人指责她在业主群卖惨骗捐……
笔者想说的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种做法看似“冷血”,又何尝不是在将家庭悲剧最大限度地“止损”呢?
市场经济早已让个体家庭甚至家庭中的个体原子化,人们除了断臂自救,还能怎么办?马上就要面临的下月月供谁来还?指望“慈善资本家”给你兜底?即便有一天这样的事落到笔者身上,笔者唯一希望的也只是妻子赶快卖房还掉贷款,并且能够遇到一个好人改嫁,否则笔者无法想象妻子和两个女儿将会面临怎样艰难的处境。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