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字节和心脏不该只有一个跳动
昨晚谈苏修民族矛盾的文章被毙了,改成上下篇刚发出来立即就被“用户投诉”。气愤之极看了眼网络,关注到字节跳动员工猝死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早上起先是看到字节的“辟谣”,到下午终于看到媒体报道字节内部人士的确认:“2月23日13时43分,在抢救41个小时后,吴同学不幸离世”。
这样的悲剧早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闻”了,然而,对照字节“内部人士”对时间线的梳理以及更早流传出的死者妻子在业主群聊天记录的说法,笔者却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按照死者妻子的说法,吴同学在“昨日”也就是2月21日晚就已经死亡了,面临每月2万多元巨额房贷月供,死者妻子在业主群求助怎样将房子尽快卖掉,渡过眼前的家庭经济危机,保住肚子里的孩子。
而按照字节内部人士的说法,“吴同学”于2月21日晚19时30分被120接走抢救,一直抢救了41个小时,到23日下午13时43分才死亡。
难道“吴同学”还在抢救,他的妻子就造谣他死亡在业主群“卖惨”?抑或是聊天记录里根本不是“吴同学”妻子,有人在恶意炒作?
然而,笔者又认真地将聊天记录看了一遍,注意到了这句话:ecomo上到现在,医生判断大脑全部死亡,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心跳,所有器官衰竭,无力回天
在突发心梗,医生判断大脑全部死亡的情况下,字节还要坚持抢救自己的员工,并且派5个HR陪着对外“散布消息”的员工妻子,这是怎样一种精神?
有网友质疑,一边“继续抢救”,一边发声明“辟谣”,称吴同学是自己在公司健身房倒下,(与工作无关?)还让一众媒体疯狂转发,这是要打脸那些诋毁公司的人吗?还是要显示公司多么的有人情味儿?多么的人性化?
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工伤保险条例》里似乎写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也就是说抢救超过48小时才死亡的则不认定为工伤……
舆论汹涌,“抢救”终于还是在41小时后停下了。
对于吴同学妻子第一时间跑到业主群寻求卖房帮助的做法,有些网友给出了抨击,称她对老公没感情,唯一伤心的只有死者的亲生父母,甚至有人指责她在业主群卖惨骗捐……
笔者想说的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种做法看似“冷血”,又何尝不是在将家庭悲剧最大限度地“止损”呢?
市场经济早已让个体家庭甚至家庭中的个体原子化,人们除了断臂自救,还能怎么办?马上就要面临的下月月供谁来还?指望“慈善资本家”给你兜底?即便有一天这样的事落到笔者身上,笔者唯一希望的也只是妻子赶快卖房还掉贷款,并且能够遇到一个好人改嫁,否则笔者无法想象妻子和两个女儿将会面临怎样艰难的处境。
尽管死者妻子第一时间的做法令人不适,但那些单方面对死者妻子进行道德谴责的人,怕是没搞清楚,冷血的究竟是谁!
而如果吴同学的妻子事先读过《工伤保险条例》,她该庆幸在丈夫脑死亡的第一时间将消息散布出来意外获得了全网关注,是多么“幸运”的决定……
写下上面这几段“轻佻”文字的时候,笔者的内心其实是在滴血的,“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资本的冷血与无耻早已令笔者出离愤怒了。
就在2月16日,上海某建筑设计公司1996年出生的设计师赵磊被曝猝死于出租屋内,法医给出的死亡时间是2月14日晚,公司称赵磊未与公司请假,没有去上班,因此赵磊的死亡“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地点、非工作原因”,与公司无关。
而赵磊生前聊天记录自述,其三年前毕业后进该公司,担任公司项目的骨干,三年间,“加班”、“熬夜”、“通宵”、“死亡”充斥在他的聊天记录里,1月8日的聊天记录显示,赵磊和朋友说,“最近感觉要挂了,扛不住,人都懵了”、“最近感觉离死亡很近”。今年1月下旬公司接了新投标项目后,赵磊和朋友说,“真要死了,周周通宵。”
赵磊有个本子记录自己上下班时间,去年4月份的工时记录显示,他当月共上班276.5小时,其中只休息了4天,有7天日均工作时间超14小时。今年的聊天记录也显示,“元旦之后,1月16日-1月27日期间应该没有休息,多数时间上班在12小时以上,最少有两天超过15小时。”
长时间的加班却并没有带来工资的增长,“工资只比毕业当年多不到三万”、“第一年加班,因为我菜,第二年还加班,第三年还加班,而且越来越多。”
猝死的建筑设计师年仅26岁,猝死的算法工程师年仅28岁,他们都死于资本残酷压榨以及打工人内卷。
有人说,吴同学的死能怪资本家吗?觉得累干嘛不换个工作?
北京高企的房价让28岁的算法工程师背负上了30年的按揭,公司再怎么要求加班,工作再怎么累,他敢辞职吗?而且每月21000余元的按揭,意味着他在今后30年可能都要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
还有人说,买不起房就先不买,干嘛要背负这么高的按揭?且不说不买房结婚前丈母娘那一关能否过得了;就算过了,有了孩子之后,大城市孩子的上学又与房子和户籍挂钩了……
很多底层打工人唯一的选择似乎只能是“躺平”了——不结婚、不生孩子……
事实上,这样的“躺平”已经大量的地发生了,传导到建筑行业就是行业萧条,大批建筑和建筑设计企业倒闭,相关企业的基层员工疯狂内卷,内卷到毕业三年的吴磊身上,就是“加班三年工资不见长”。
不过,无论是28岁的吴伟,还是26岁的赵磊,尽管他们仍旧是无产阶级的一员,但身上却至今还戴着“大学毕业生”、“天子骄子”、“城市白领”的光环,以至于他们的猝死总能引起人们的侧目和惋惜。
而实际上,每年还有很多卑微的生命正在悄无声息地逝去。
革命年代,有大量的人死去,但他们死于反对内外一切人民敌人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
建设年代,也会有很多人死去,但他们死于起步阶段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条件下,站立起来的人民的拼搏与奋斗;
今天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了,发达到每年浪费的粮食都足以供养2.5亿人口,这些人又为什么死去呢?
面对吴同学的死,有人说,“字节与心脏只能有一个跳动”。
笔者要说的是,字节和心脏不该只有一个跳动!
“字节”(计算机技术)本来是一个先进的生产工具,心脏可以因这样先进的生产工具更欢快、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地跳动,只有当“字节”被少数人垄断和占有,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希望吴同学他们的死,可以让更多的人醒来,去创造一个字节和心脏共同跳动的美好世界。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遥望黎明”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