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遭医院大规模停用?中医这又是触碰了谁的利益?
近日,一位关注本号的朋友留言:看到一则有关“中成药遭医院大规模停用”的消息,表达出深深的担忧之情。
消息来源于“健识局”,某家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发布了一则决议:将所有中药注射剂从常备目录中剔除,中成药只保留30个品种,还要求降价20%。辅助用药目录药品也只保留了5个并要求降价20%。其余全部剔除常备目录。
整篇文章中还透露了近些年来,其他一些全国知名三甲医院,也是在全国门诊量靠前的医院都曾发文拒绝中药、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进院。比如位于长沙的湘雅二院、位于成都的华西医院。
另据行业媒体消息,南京某三甲医院也在其新药登记须知中明确列出: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中药注射剂等列入“南京市医疗机构重点监管清单”的品种将不予新药登记。这其中,包括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笔者不太清楚有关南京某三甲医院的这则消息是什么时候的,但是这其中涉及到的参麦注射液却是参与了今年新冠阻击战中的重症患者抢救的,对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和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新冠救治中,中西医结合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特点。张伯礼院士在早期总结救治经验时就说过,在重症治疗中推荐中西医结合。他说:中医配合有时“四两拨千斤”,“我们的经验是中药注射剂要大胆使用、早点使用。像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对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水平具有作用。像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和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血必净对抑制炎症风暴控制病情进展有一定的效果,重症救治、中西结合、降低病死率是我们取胜的核心。”
今年的3月10日,在包括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在内的16所方舱全部关闭之际,《经济参考报》对张伯礼院士做了一期重要专访,这其中记者提到“说起中药注射剂,前些年对它的质疑反对声音不小”,对此,张伯礼院士指出:对于临床多年实践有效且经过安全评价的中药注射剂,应该予以推广使用,它们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不应一概而论。目前市场上有三分之一的中药注射剂应该果断淘汰,这些年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也主要源于它们。这个事情已经拖了十几年了,真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详情可点击阅读:对张伯礼的这篇专访,戳到了中医人的6个痛点)
可以说,对中药注射剂,人们产生了很大的误解。
2019年7月,卫健委下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要求西医必须“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开出中药。这一政策的实施,应该是中成药等被大批医院踢出的重要原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