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提议:重视新冠康复问题,美欧新冠后遗症较我国严重得多
2021年两*会召开,张伯礼院士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将提交一份建议——《关于重视新冠肺炎康复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要高度关注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问题,并建议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给予适当比例报销。
几天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时,张伯礼院士便提到了这份建议。从2020年初武汉抗疫开始,张伯礼院士就很重视新冠患者的康复问题。新冠患者在院治疗达到规定的标准后便能出院,这个标准主要是病毒检测两次核酸转阴,但是核酸转阴只表示没有传染性,并非完全治愈。这些出院患者多多少少都还有一些不适症状存在,比如存在活动后憋喘、肺部炎症未完全吸收、疲乏、肌肉酸痛、烦躁、心悸、盗汗等表现,还有的出院患者会容易焦虑、抑郁。这些都属于需要重视的新冠康复问题。
早在2020年3月份,在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建议下,湖北省中医院以及湖北省其他一些市级中医院便建立了新冠康复中心。在张伯礼院士完成武汉的抗疫工作回到天津后,他仍坚持每隔2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去一趟武汉,调研新冠治愈患者的康复问题。
张伯礼院士说,据他的团队在武汉、天津、石家庄三地救治及康复经验,表明及早康复、综合康复、规范康复及个体针对性的康复能够让患者早日痊愈。
此外,张伯礼院士也提到,美欧新冠肺炎治疗后长期症状(后遗症)出现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都比我国要严重。而且,我国新冠后遗症出现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较低。
有关新冠肺炎后遗症,国外有过多次报道,比如2020年6月初,日本共同通信社经过调查,指出:感染上新冠病毒的患者并出院的人当中,有百分之三十很有可能患上了呼吸系统的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很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除了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也都对新冠的后遗症做过一些警示。
2020年6月26日,有一个来自Hasselt大学、CIRO知识中心、Maastricht大学和荷兰肺病基金会(the Dutch Lung Fund)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从未入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数月后仍存在健康问题。
这个调查的对象有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大概1800多名新冠患者,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存在的症状有:疲劳、呼吸困难、胸闷、头疼和肌肉酸痛。受访者中,十个人里就有七个人仍然难以行走。
为什么美欧或者说海外新冠后遗症出现概率和严重程度比我国要严重呢?张伯礼院士没有明说,但是稍作对比就能明白:一是治疗方式的差异;二是康复方式的差异;再则就是对康复问题的重视程度。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