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626指示:医疗市场化下的我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健康
文/小二(感谢作者的投稿)
以前,虽然也知道老百姓看病难,但切身体会并不深。
去年下半年,母亲确诊癌症,这大半年时间里,我辗转于医院、药店、民间中医大夫之间求医问药,对于“老百姓看病难”的这个“难”字才有了深刻体会。
母亲去年癌症晚期一确诊之后,医生就告诉我说:“癌症晚期无法进行手术了,必须得进行放疗。”我曾问好几个医院医生:“放疗风险较大,是否可以采取中药保守治疗。”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医生们的回答都是如下的话语说:
“只能放疗,要是喝中药能把这病喝好,我们为啥不用呢?”、“你们简直不把生命当回事,这还敢拖,再拖癌细胞扩散了,就没办法治了。”
但我在权衡利弊后,依然选择了中医治疗。
一方面是因为我深知放疗的风险极大,这是一种杀病毒一千而自损八百的方式,很有可能会把人直接搭进去。
另一方面,因为信仰马列毛主义,我对中医有信心。我从大学时期就开始了解毛主席时代的历史,知道毛时代的医疗卫生运动、赤脚医生制度。而我身边也有一位曾经患了血液病的同学在喝了五年左右的中药后成功治愈的案例,这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前后换了三四个中医大夫。虽然奔波折腾,但所幸截至目前,母亲病情稳定且有所好转。
在带母亲看病的这个过程中,对医疗市场化、医疗资源配置、中医与西医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第一、作为治病手段,中西医本科相互结合,但在现实中却不是这样。西医被推上了神坛,中医被资本所抛弃,并形成了西医与中医的对立,其实这些都是市场化主导下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
在我看来,中医注重人整个身体的运转通畅,通过“扶正气”提高身体抵抗力来打败疾病,且中医汤药药材均是以自然界可以找到的各种动植物为基础炮制而成,相对来讲,价格不是太贵,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煎服。
而西医则更多的是借助现代先进仪器进行微观观察,确定哪里出问题了就医治哪里,哪里长了个瘤子就把它切掉,哪里有癌细胞就把它杀死。而这些治疗往往需要借助各种仪器,需要住院治疗,而仪器使用费用、住院护理费用等,便是资本可以大幅度逐利的地方。
又因为中医更注重系统性的治疗,注重对人体生命的运转顺畅,因此更需要大夫自身去观察、去思考;而西医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比较而言,西医入门比中医快,这就有利于资本快速地通过流水线式的应试教育培养大量医生为其服务。
所以,这几十年来,西医大肆发展,中医相对没落。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因此资本注资医院,只是用“治病救人”的神圣光环来达到自己牟利的目的罢了,医院的医生也只是资本赚钱必不可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