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防治建议》
为更好地配合国家防疫措施,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结合疾病特征与四川地区的气候、人群体质特点,参考国家及各省诊疗方案,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研究形成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防治建议,为实现更加科学精准防控提供成中医方案。
一、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医认识
目前,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已成为主要流行株,其隐匿性强、传染性强。结合冬季的气候特点和新近病例的临床特征,符合“风湿疫毒”的特点。患者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全身酸沉等症状,少见典型肺炎表现,预后较好。
二、居家中医药防治
(一)中医药治疗
(1)无症状感染者
适应症:临床无特殊症状,核酸检测为阳性。
治法:扶正透邪,理气化湿。
组成:生黄芪20g,枇杷叶15g,藿香15g(后下),薄荷10g(后下),金银花15g,陈皮10g,茯苓15g,生甘草5g。
(2)轻型和普通型
初期
适应症:无发热或低热,咽痛,咳嗽,苔白,脉浮。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化湿。
组成:荊芥10g,防风10g,北柴胡15g,连翘15g,藿香10g(后下),桔梗10g,前胡15g,茯苓15g,陈皮10g,生甘草5g。
加减:若恶寒身痛者,加羌活10g,葛根15g,白芷10g;若发热甚者,去荆芥,柴胡量至20g-25g,加黄芩15g;若咽痛,加马勃10g,玄参10g,板蓝根15g;若咳嗽痰多,加瓜蒌皮15g,陈皮15g,竹茹20g;若平素体虚,伴疲倦乏力,加太子参15g。
中期
适应症: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痰或黄或白,口渴,汗出,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理肺止咳。
组成:麻黄10g,石膏30g,金荞麦20g,桔梗15g,前胡15g,黄芩15g,瓜蒌皮20g,枳壳15g,陈皮15g,苦杏仁15g,法半夏15g,生甘草5g。
加减:若咳痰黄稠,加瓜蒌仁15g,浙贝母15g,鱼腥草30g;若胸痛,加枳实10g,郁金15g,佛手15g;若咳吐腥臭黄痰,加芦根30g,桃仁10g,冬瓜仁30g。
恢复期
适应症:疲倦,食欲不振,或味觉减退,微咳,舌苔腻。
治法:益气运脾,宣肺化湿。
组成:党参15g,藿香10g(后下),蜜枇杷叶15g,芦根20g,苦杏仁15g,陈皮15g,茯苓10g,生甘草5g。
(3)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