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莫道君行早 是处有亲朋
新华社内比都1月18日电 1月17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结束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新年首访缅甸,是党中央着眼外交全局采取的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此访时间虽短,但日程紧凑,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出席了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缅方对习近平主席此访期待已久,给予最高礼遇隆重接待。缅甸总统温敏和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联袂出席重大活动,缅甸第一、第二副总统及所有内阁成员、联邦议会两院议长以及主要政党负责人悉数出面,陪同习近平主席出席中缅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暨中缅文化旅游年启动仪式。
缅甸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此访,一致认为,在缅中建交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对缅进行国事访问并将缅甸作为新年首访国家,体现了缅中深厚的胞波情谊,开启了两国世代友好新篇章。这是缅中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产生深远历史影响。国际媒体也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此访,普遍认为元首外交引领中缅胞波情谊步入了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中缅关系迈入新时代
王毅说,中缅山水相连,有着2200多公里边境线。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缅甸谚语说“同住一村头,同舟共出行”。上世纪60年代,陈毅元帅赋诗“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长”。无论是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互通有无,还是上个世纪携手反抗外来的殖民侵略,双方始终互信互帮互助。缅甸是率先承认新中国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也是第一个同新中国签订边界条约的亚洲邻国。建交7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双方关系始终坚如磐石,两国的前途命运早已紧密相连。
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伟倡议,首先要从周边做起。中缅有延绵千年的胞波情谊,有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有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深厚基础。此访期间,双方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这一决定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期待,也丰富了中缅关系内涵,必将为中缅合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缅各民族、各党派对此反应积极,都表示缅甸全体人民在加强对华友好、深化胞波情谊方面高度一致。温敏总统表示,缅方支持习近平主席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同中方积极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这对缅国家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昂山素季国务资政表示,缅中胞波之谊历经时代变幻的考验,只有我们才深知其中的深刻含义。中国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命运已把我们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缅方将与中方继续同甘共苦,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缅方也愿同中国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