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这场关键一战?
第一观察|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这场关键一战?
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广西。考察第一站,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中的悲壮一页。在这场血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中央红军极其艰难地突破国民党军布下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经此一役,红军也付出了极其惨烈的牺牲——中央红军兵力折损大半,人数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
湘江之水,被红军烈士的鲜血染红。出于对战士们的缅怀,当地百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红军史上的这一悲壮战役。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故事,在座同志无不为之动容。
2019年9月,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落成。这里,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战场遗址所在地。纪念园里,长80米、高7米的“红军魂”雕塑长廊中,主雕塑原型正是陈树湘。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从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到讲述湘江战役中牺牲先烈的故事,再到明确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如此关注湘江战役?
——伟大的征程上,理想信念是永远的精神航标。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作为长征途中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湘江战役正是理想信念强大力量的集中体现。
刺骨的江水、敌机的轰炸扫射、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鏖战、抢渡、牺牲,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是理想信念的支撑,让红军战士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为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火种。
从湘江战役放眼长征全程,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唯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让革命人永远保持生机与火热,让革命的精神永放光芒。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风险、挑战仍然存在,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保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